【明報專訊】Karena在大學修讀政治相關學科,但從未參與過社會運動。她的論文研究香港的民主發展,「愈研究愈灰心,看不到香港政制發展的前路,最後寫不下去」。人大常委會8•31框架促使她踏出第一步,「很怕方案通過,香港從此無真普選」。 她很想「做些東西」對抗這個「不可接受的方案」,便發電郵問大學老師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能否幫忙。適逢學界醞釀罷課,她便去幫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陳允中聯絡義教的學者,協調各區的時間和講者、主題等。「9•28後,我們覺得『罷課不罷學』理念很好,便繼續於金鐘、銅鑼灣和旺角3個佔領區舉辦『流動民主課室』(下稱「流民」),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講解多元議題與民主的關係。」 傘後更有希望 湧現新社區組織 雨傘運動期間,Karena看見很多人都積極找自己的崗位,「有心參與,然而欠缺平台」。她說雨傘運動後香港湧現新的社區組織,讓「想做洁v的人有門路和動力參加,「小型組織間或有聯繫、合作,和以往遊行靠民陣、跟大台已很不同」。她甚至覺得「傘後」香港的民主路比以前更有希望,「『種子』散落社區,大家多了商討,強化民主意識,為將來的民主制度作更充足準備」。 流動民主課室也是聚集「有心人」的平台。佔領區清場後,「流民」逢周六晚在金鐘政府總部附近「上課」,一眾講者探討不同議題。約有二三十人的義工隊自稱為「共學者」,「因為我們會一起做研究,深入討論社會議題」。「流民」的運作模式也有改變,由最初請嘉賓開講,慢慢演變為由共學者主導,邀請學者、議員等任嘉賓對談。 社區自主 議會抗爭 兩路可並行 Karena相信民主在生活中實踐,「我覺得民主的意義在於過程——我有權參與、有權決定社會應該如何」。她認為「制度外爭取社區自主,制度內於議會繼續爭取政改,兩條路可以並行」。落區是「流民」未來的行動方向之一,例如他們2015年9月邀得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到南區置富花園講「用科學證明樓價高企的原因」,「街坊的反應超乎預期的好,更有聽眾從深井來」。「流民」研究組也希望藉行動研究引發公眾討論一些值得關注的社區議題,預計11月區議會選舉前推出有關過去4年全港18區區議會撥款使用的資料庫。 「流民」是《社區公民約章》的倡議組織之一,Karena是其中一員,「我們未來希望推動更多社區居民認識及簽署,在所屬社區發起並參與社區組織,做到社區自主,由下至上推動社會改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