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全(TIFF)雖然接近尾聲,不過未來幾日還會有多部華語電影上映,其中曾奪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張婉婷,亦將新作《三城記》帶到多倫多,並於昨晚進行了電影節首映。
《三城記》的男女主角名房道龍(劉青雲)與陳月榮(湯唯)是成龍的父母,惟張婉婷強調,這不是傳記電影。「我想紀錄父母那輩的經歷,五十年代來港這班人,是令香港一直繁華的基數,故選取了房道龍、陳月榮、仇大姐(秦海璐)、收買華(井柏然)幾個富代表性人物,為紀念已故的媽媽,我還將她的名字(肖玲)放在仇大姐身上。」
落在張婉婷與羅啟銳手裏,光影總是格外細膩動人,《三城記》未睹真身,已先打動了戲中人:「有場拍完了,湯唯說要待會兒才走,我們個個坐車回酒店,她竟獨自留在屋內哭了兩個鐘!」
撰文:翟浩然
張婉婷與羅啟銳習慣千錘百鍊,醞釀一齣好電影,總是要經十年八載(或更久),期間不免歷盡艱辛,張婉婷笑言:「一〇年搞完《歲月神偷》,立即着手籌備《三城記》,劇本已寫了十年,涉及安徽、上海與香港,睇景、畫storyboard、修改情節,原定在一二年開工,誰知再計一計數,因為要走五十多個景點,較預算超額一倍,無法計算回收,只得腰斬。」節省成本的唯一出路,就是移師車墩取景,「他們說,在那裏安徽景、上海景、香港景什麼都有,但這三個景點各有特色,怎麼扮得來?葉錦添(奧斯卡金像美指)好『藐』車墩景,說那些所謂弄堂根本不合比例。」
堅持的後果是一拍兩散,那堆重甸甸的storyboard無法化成現實,只「淪為」張婉婷的講學教材,直至有天遇上施南生,「她問我拿劇本一看,很快一星期後便回覆會幫我找投資者,但劇組已解散,那四位主角都是大忙人,我又要求於秋天開鏡,拍到落雪(冬天)、飛絮(春天),青雲、湯唯暈一暈,幸好他們都願意遷就,夾硬『必』個期給我。」青雲的天生霸氣與湯唯的外柔內剛,非常切合男女主角的特質,問題是房道龍的濃厚鄉音,令青雲不得不另找「代言人」,張婉婷搖搖頭:「我不覺得配音是問題,真實房道龍的語言沒人聽得明,他自以為在說普通話,其實夾雜山東腔與安徽腔,在港時廣東話好像說得很流利,但那根本是國語,即使在澳洲講英文講得好快,誰知連成龍都聽不明白!所以,還是氣質相近最重要,青雲的男人味無出其右。」
捨命陪君子
外形吻合,言行品味也要一致,為貼近房道龍,青雲需要學京戲、拉二胡,張婉婷說:「之前他說有點累,沒有接其他戲,便利用三個月時間學二胡,那邊廂湯唯又要學月琴,兩個人在拍攝空檔不停夾,結果在電影只出現了分幾鐘,就是他們定情那一場。」演技好,也需要氣氛配合,兩人定情在炮火隆隆下的安徽房子外,那些別具風韻的古舊建築,並非人工美化可以復現,羅啟銳解畫:「徽式建築真的很特別,聽說安徽是除北京以外,中國最多古文物的地方;廢墟景也是真的,現在國內不斷拆樓,部分釘子戶不肯遷出,四周被拆到爛熔熔,希望迫他們搬走,製片說這刻看來像廢墟,但可能翌日便被夷為平地,只能博一博。」尾段湯唯偷渡來港,那艘人蛇船亦得來不易,張婉婷拆解:「找勻全港都沒有這艘船,惆悵地去象山(上海與安徽中間)睇景,居然眾裏尋他讓我們找到,那是一艘運魚船,破爛後被吊上岸預備維修,青雲在香港等湯唯上岸那一場,索性移師象山取景,那個石灘很像石澳、西貢。」
有評論形容,《三城記》能將偷渡過程拍得如此逼真、震撼,堪稱影史難得一見,張婉婷特別感謝湯唯的「捨命陪君子」:「拍前問懂不懂游水,她說如果要游也可以,劇情不但要她跌落水,還要用鉛纏着腳,好讓她不斷下沉,但殊不知她畏水,屬於病態那種,應該是小時候差點遇溺所造成。」第一日拍落水戲,張婉婷見湯唯蹲在池邊,好奇一看,原來她畏水到動彈不得!「唯有先收工,但這場戲不能不拍,而且不可用替身,水底下一定要有她的近鏡,點算呢?湯唯話,這樣只好搏盡老命!」
第二日再拍,她來到池邊又歷史重演,青雲見狀只得出手,張婉婷憶述:「幸好有他英雄救美,告訴湯唯要相信他,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手上,現在由他拖着她下水,我們在下面弄了一個小平台讓她立足,也有五、 六個潛水銅人守候,有事會立即撲過來搶救;落水前,本應先吸一大口氧氣,下水後需要閉氣,但她太緊張,用鼻吸氣被嗆倒,只拍了少許被水淹過的鏡頭。」第三天正值青雲生日,張婉婷告訴壽星仔不能再拖,「湯唯知道不能抖氣,卻又驚慌過度,下水後足足三十秒閉氣,全人類都冇佢咁長氣!青雲托住她升上來一刻,樣子好像天使一樣,很美、很安詳,但之後嚇到幾天失眠!」
湯唯實在是百分百投入,試過cut機後躲在屋子裏哭了兩句鐘,在火車站送別青雲,拍完又泣不成聲,被感動得肝腸寸斷的張婉婷,本想好言相慰,結果跟她一塊抱頭痛哭,「在那一刻,這份感情是真的!」
tiff. 放映時間
9月18日 星期五
8PM @ Isabel Bader
9月20日 星期日
3:15PM @ Scotiabank Theatre Scotiabank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