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緬北密支那縣法院根據公共財產保護法對緬北中國非法伐木工一案進行宣判,結果被拘押已經長達半年、涉案的155名伐木工其中153人被判終身監禁,另兩名年僅17歲的未成年者被判10年監禁。
事情發生之後,中國方面反應相當強烈,使得原本因密松電站遭無預警停工、蒙育瓦中資銅礦遭當地居民抗議、緬北果敢戰事波及中方領土更造成當地居民傷亡,以及中方邀請緬甸反對派象徵人物昂山素姬往訪而緊繃的雙方關係,更加緊張起來。
這些中國公民是在今年1月2日至11日之間被緬甸軍方在克欽邦等地抓獲,並扣押了400多輛車以及1,600根原木。
緬甸的法律專家指出,153名非法伐木工雖然被判無期徒刑,但那只是名義上的無期徒刑,實際上相當於20年徒刑,而且還可以上訴。但知情者指出,即使是20年,都是相對較重的刑罰,緬方如此重罰,顯然有其他的目的。
事情發生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立即發表聲明指稱,「中方對緬方有關判決高度關切,已向緬方提出交涉」,並且要求緬方「作出合法合理合情的處理,妥善了結此案,盡快將上述人員交還中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問題首席研究員許利平就此案指出,緬甸正在進行政治轉型,很多法律法規不是很健全,一些判決存在隨意性。暨南大學東南亞問題專家莊禮偉教授則表示,這只是一個低級別法院的判決,刑期明顯過重,「重判中國工人恐影響中緬關係,中國使館已經進行交涉,交涉後可能會減輕刑期,應該有轉圜餘地」。
有官方色彩的中國《環球時報》則在所發表的評論文章中指出,這些工人是被矇騙進入緬甸伐木,不該被判那麼重的刑期,並希望北京政府的介入「能為這些中國工人的命運帶來轉機」。
評論文章也把矛頭指向西方國家,稱「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輿論不斷挑撥,宣稱中國在『掠奪』緬甸的資源,煽動緬甸人的情緒。由於確實有少數中國人在緬從事非法經營,結果造成個別事例被輿論放大,說成是中國對緬進行『經濟侵略』。我們強烈希望緬甸公眾能夠識破西方這些宣傳的用心,以積極、建設性的心態,看待中緬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緬林業部高層受賄嚴重
不過,緬方對於中方的反應卻頗有微詞。緬甸政府發言人耶塗7月23日對法新社表示,「當我們的公民在他國犯法時,他們須面對那些國家的法律制裁。我們不能通過外交途徑干預。我想中方會明白這一點,真正該做的是杜絕非法伐木」。緬甸境內的輿論也認為中國不應干涉緬甸的司法。
耶塗所說也是事實,中國長期提取緬甸的原材料,早就在緬甸國內引起普遍的反華情緒,密松電站、銅礦等都是例子。由於中國的木材需求量大,中緬之間防守不嚴的邊界也早已成為非法木材交易的溫床,運木卡車在緬北木姐邊關穿梭,也是當地一景。
緬甸林業部副部長佐溫就表示,林業部高層的受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本屆政府執政的將近4年期間,林業部已開除了2,000多人,其中700人涉及木材走私。他指出,自緬甸政府從去年4月開始停止出口木材,正規的木材出口途徑已被切斷,導致盜伐走私猖獗。
中國一直是緬甸珍貴木材的重要海外市場之一,流入中國的緬甸木材,38%是從正規渠道進入,其餘62%是通過邊境走私。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邊界非法伐木實際上成為灰色地帶、投機客的天堂。根據了解,中國工人在緬北進行伐木作業,其實是獲得過當地管理者許可的,也辦理了相關手續,只不過這些協議或契約不被緬甸聯邦政府所承認。
另外,中緬邊境長達2,000公里,其中有一半的邊境線並不在緬甸中央政府的控制範圍,緬甸對外開放的9個口岸中,緬甸政府控制的僅有4個。對於緬北當地政府來說,中國工人砍伐的紅木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他們發放伐木許可是瞞著緬甸中央政府的私下交易。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一旦出手,發給伐木許可的地方政府立刻翻臉不認帳,推得一乾二淨,倒楣的就是自以為有合法採木權的伐木工人。
關於這一點,許利平也做出分析。他說,緬北少數民族武裝與外國公司簽訂採伐協議,這個作法本來就與中央政府有利益衝突,「此次中國工人被抓地點就是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衝突地區,這些中國工人可能是與民族武裝簽署採伐協議,但得不到緬甸中央政府認可,因此被逮捕」。
掐斷少數民族武裝經濟?
對於緬甸政府軍為何此時加大動作打擊盜採盜伐?許利平認為,寶石和木材是少數民族武裝最重要的物質財富來源,政府軍加大打擊力度就是要掐斷其經濟來源,用非軍事手段對付少數民族武裝,逼迫他們回到談判桌,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今年底的大選鋪路。梁東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