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理書院39名中五生在多名從事不同行業的校友指導下,營辦年宵攤位,經歷所設計的產品被批評,須一改再改、累極時仍要每日更新網上宣傳,還得「膽粗粗」找網上創作人義助,不知如何交涉。未出茅廬的學生歷盡考驗,換來校友由衷之言:「現實工作世界就是這樣的。」唯有硬着頭皮完成任務。
設計被批感「好灰」 校友趁機指導
文理書院20名校友為中五生舉辦為期半年的「人生巡禮」活動,包括自我認識、目標訂立、體驗大學生活等,39名學生去年9月起籌辦年宵攤檔。
有份策劃活動的該校校友林愛和表示,辦年宵檔成本共11萬元,獲校方訓育基金撥款4萬元資助、校友會聚餐又籌得3萬元,餘下4萬元則是師生投資,分成200股、每股200元,由學生邀請教師和同學入股,若最終賺錢,半數利潤會撥捐該校青年活動基金,其餘分發予股東。
學生在從事設計、傳媒、核數及市場工作等的校友指導下,學習做好年宵生意。惟商業及工作世界是「殘酷」的,林憶述,有學生設計了一些大型「吹氣公仔」及布袋,擬在年宵檔中出售,卻遭股東批評沒新意,那學生坦言當時覺得「好灰」,任職設計師的校友導師則回應「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客人不收貨就是不收貨」。
設計小隊討論後,認為要出售可勾起市民童年回憶又實用的產品。幾經修訂後,最後設計出摺疊起來有如紙包飲品外形的大浴巾。
學生亦想到在開檔前利用社交網宣傳、拍攝YouTube短片等,但落實時要投放不少心力。林稱,導師要求宣傳小隊每日更新facebook內容,「同學要上學又要做功課,覺得很累,但導師都逼他們推出宣傳;拍片拍至深夜,翌日都要交宣傳歌和稿,還要想好如何剪片和配樂」。
有學生找YouTuber(因創作受歡迎YouTube短片而知名的人)義助拍片,但其中一名YouTuber稱希望學生亦能向他提供贊助品,令他們不知如何是好。導師遂提點他們找賣點游說對方,學生自行交涉,稱活動並非為牟利、會將部分盈利撥捐營辦青少年活動,後來覓得一些YouTuber義助。
林坦言,學生起初較被動,要導師一再催促才動工,但後來已變得自動自覺,「我們要找搭棚公司搭年宵檔,以為同學等我們幫忙,但出乎意料,他們已蒐集好資料,報告給我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