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法國《查理周刊》遇襲,施襲者是法國土生土長穆斯林,再次惹起對激進伊斯蘭的憂慮,亦突顯奉行政教分離的世俗化歐洲如何融合穆斯林人口的困局。面對龐大穆斯林人口湧入,歐洲社會擔心「伊斯蘭化」的情緒近年不斷膨脹。世俗化歐洲跟穆斯林世界的衝突是否無可避免?這將如何牽動歐洲未來?本報將一連兩周探討。
法國1958年頒布的第五共和國憲法第一條列明「法國為不可分割的、政教分離、民主的社會共和國。她保證全體公民不分血統、種族和宗教派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尊重一切信仰」。這一條文可謂盛載了法國自1789年革命以來追求的理想。可是自2005年巴黎市郊青年暴動開始,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問題開始進入世界視野。《查理周刊》遇襲後,法國對穆斯林移民的政策是否失敗再成輿論焦點,英國廣播公司(BBC)便提問「法國世俗化鼓勵了激進伊斯蘭嗎?」被視為法蘭西共和國根基的Laicitm再成箭靶。
世俗化原為保障宗教自由
Laicitm通常譯作「世俗化」或「政教分離」。美國等西方國家雖也奉行政教分離,可是美國總統可以把「God Bless America」掛在口邊,這在法國卻不能想像。法國將宗教徹底歸入私人領域,留法多年、專研法國哲學的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國英向本報稱,「世俗化」或令人誤會法國跟宗教為敵,可是事實上正是嚴密的政教分離保證了法國宗教自由及文化多元。
這堅持跟法國悠久的天主教歷史及1789年法國大革命有關。跟歐洲多國一樣,從中世紀開始,天主教一直滲透法國政治及社會生活各個層面,思想及藝術創作都受教會控制。天主教徒跟新教徒以神之名發動的漫長戰爭為法國人帶來慘痛教訓。經過16世紀文藝復興及18世紀啟蒙運動後,尋求政治及個人生活擺脫教會、追求思想及信仰自由的呼聲漸高。法國大革命雖未明確訂立政教分離原則,可是《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確立信仰自由。法國此後逐步確立政教分離:先是1881年頒令建立世俗化教育體制,結束教會對教育的控制;到1905年又頒布政教分離法,第一條確保公民信仰自由,第二條則表明國家對宗教保持中立,不承認也不以任何方式資助任何宗教活動。
禁戴頭巾惹種族歧視爭議
這項保證公民平等及信仰自由的原則,亦成為法國建立民族團結的關鍵。劉國英解釋,法國大革命後,君權神授變成主權在民,國家成為權力的來源。沒有宗教後,文化認同成為法國賴以建立國家認同的方法:任何人只要接受法國的多元價值,便可以成為法國人,享有公民權。
可是這幅種族融和的圖像,難掩近年困擾法國社會的穆斯林移民問題。不少論者指出,政教分離在基督宗教傳統中易於實行,因基督教不強調公開展示信仰,然而穆斯林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信仰,卻跟法國嚴守政教分離的傳統相衝突。法國2004年規定公立學校不得展示宗教信仰的服飾,包括穆斯林頭巾,引起穆斯林不滿,批評它不尊重少數族裔。
穆斯林頭巾問題在爭議不休。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政府在此問題上曾改變立場。1989年首現爭議時,它認為只要頭巾不鋪張,不一定違背政教分離原則,把是否容許頭巾的決定權交給學校。
矛盾爆發非純因文化衝突
政教分離原則高尚,如何兼顧現實卻頗費周章。法國2004年實施頭巾禁令後,BBC評論便認為,法國推動政教分離的做法遠較其他國家激進,以致「世俗主義差不多像法國國教」。
劉國英坦言,法國多元理念跟伊斯蘭衝突之出現,是因為「法國太理想主義」。可他強調,問題不能簡單歸因為西方跟伊斯蘭的「文化衝突」,他指出當中有其他社會經濟因素。法國近年經濟走下坡,社會經濟問題叢生,穆斯林移民第二代苦無出路,早瀰漫不滿,適逢近10年伊斯蘭趨政治化,西方在中東大動干戈為極端組織利用來宣揚激進主張。如何面對極端伊斯蘭挑戰,成為法國等西方國家的急務。
明報記者 林康琪【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