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省政府計劃於明年秋推出的人類發展及性健康課程修訂版(下稱性健康課程)﹐近日引起部分華裔家長關注﹐安省教育廳長單杜絲(Liz Sandals)昨天解釋﹐新一代兒童較以前更早開始發育﹐加上社交媒體發達﹐年青人早在社交平台上獲得各種性資訊﹐故更新課程內容及提早向學生灌輸性知識﹐有急切需要。
家長有權選擇子女不參加個別課程
但另一方面﹐單杜絲亦承認﹐根據安省教育法﹐家長有權選擇讓子女選不參加個別課程﹐學生在缺課期間﹐會由校方安排學生其他活動。
多倫多市衛生局性教育推廣導師李王愛玲則認為﹐學校有責任向學生提供事實的性知識﹐但如何引導年青人「懂性」之餘﹐要引導他們有一個正確的性觀念﹐並保留傳統文化或家庭價值﹐父母始終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李王愛玲指外界對新課程內容有很多誤解。她舉例﹐新課程向第三班灌輸的同性婚姻觀念﹐而非教學生同性戀。
李說﹐有些學生可能是來自同性婚姻的家庭﹐對於在傳統家長大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產生疑惑﹐因此學校與家長必須解釋背後因由﹔否則﹐只令孩子造成歧見。
單杜絲說﹐有研究顯示﹐現代的女孩子早在8至10歲(即第3至第5班)便開始發育﹐加上如社交媒體發達﹐由電腦到智能電話等﹐青少年很早便接觸的性資訊﹐但所得資料未必正確﹐故學校有必要提早向學生灌輸基本的性知識。
她舉例﹐1995年至2005年間﹐15歲至19歲的少女懷孕比率下降了50%﹔相反﹐同一年齡組別的年青人感染性病的比率上升了40%至60%。結果顯示﹐年青人在現有的性健康課程中﹐認識如何避孕﹐卻不知道其他行為可令自己感染性病﹐顯示課程有修訂的需要。
另外﹐研究亦指﹐有三分一的年輕人在約會當中﹐曾遭伴侶精神?肉體及語言上的虐待﹐而新課程亦會教導年輕人如何維持一段健康的男女關係。
單杜絲指﹐學校現有的性健康課程早在1998訂定﹐距今已有20年﹐當年課程訂定時﹐社交媒體尚未流行﹐故教育廳實在有必要修訂課程﹐為年青人作好準備﹐他們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世界衛生局亦指﹐年青人愈早「懂性」﹐反而愈遲有性行為﹐又或進行更安全的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