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倣不來的起筋效果
隨着現時gluten-free飲食大熱,坊間也有愈來愈多gluten-free版的食物,無麩質麵粉、餅乾小吃等等,除食品品牌之外,據說已有薄餅餐廳擬推出gluten-free的餐牌。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食物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方麗影解釋,要去除麩質,原理是以水分隔麵粉內的蛋白質與澱粉質。「麩質不溶於水,將麵粉與水混合成糊狀後,水分會將澱粉質帶走,此時以離心機將水分分離,餘下一團團不溶於水的是麵筋,而水分經烘乾打磨後,便可成為無麩質麵粉。」
失去麩質,麵包如何成形?方法是加入一種由細菌外殼提煉的黃原膠(Xanthan Gum),此種物質為增稠劑(thickener),常用於製作奶涷、軟糖等甜品,某程度上可取代麵包成形過程中的糊化與固化的過程。「Gluten-free麵包膨脹時可做到形狀,但取代不到『筋』那個狀態,故此麵糰延展力仍不足。」
麩質寡糖 本有益腸道
雖然食品科學的技術上,能夠找到摹倣麩質的方法,但陳勁芝與方麗影不約而同地,並不贊成健康人士為了「保健」而改吃無麩質食物。方麗影指出:「全球糧食問題中,最缺乏的營養素正是蛋白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對發育、免疫系統都不理想。對蛋白質我們應珍而重之,除非因為食物過敏,否則無故戒吃麩質,直接點說,是有點不智。」
陳勁芝也提醒,小麥、大麥與黑麥都是優質的全穀類食品,無故戒吃,不單可能缺乏纖維素,小麥內含有的寡糖,也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糧,若因戒吃麩質而減少攝取寡糖,可能令腸道益生菌明顯減少,長遠或影響腸道與免疫系統的健康。「健康人士要戒吃gluten,還應考慮其他可能出現的健康風險。」她補充。
無麩質麵粉 自製配方
無可否認的是,Gluten-free飲食法開始受到大眾關注,除了預製食品外,坊間也有一些烘焙班提供gluten-free課程。烘焙小店The Mixing Bowl的gluten-free麵包班,每月約有一至兩班,開班數月以來,詢問者漸漸增加,負責人兼烘焙導師羅靖邦(Victor)說,這個潮流看來會愈來愈熱烈。
據Victor的觀察,特地來學習自製gluten-free麵包的學員,不少都是過敏症兒童的家長,他們希望為孩子自製可吃的麵包。事實上,現在要在坊間尋找無麩質麵包並不容易,而且味道亦是問題。「我們試過味道,覺得那些預製麵粉有一種青草味,可能是加入了豆類的粉所致。」Victor與拍檔閱讀許多gluten-free的食譜與書籍後,調配了自家的無麩質麵粉「配方」,以糙米粉、白米粉、木薯粉、粘米粉及黃原膠混合而成。
他們以此「配方」製作麵包、曲奇及Muffin,而麵包食譜為雜籽(multi-seeds)口味。我們與營養師陳勁芝一起試做,她認為效果不俗,口感非常接近麵包,並估計若加入蕎麥粉,可補充麥香及啡黃的色澤。但她提醒,食物敏感的致敏原,可透過廚具或廚房環境「交叉污染」,若是因為食物敏感而需迴避麩質,家中應另備一套廚具,專門用來製作無麩質烘焙食品,會更安全。
自製Gluten-free 麵粉配方
170克 糙米粉
205克 白米粉
120克 木薯粉
165克 粘米粉
2茶匙 黃原膠(Xanthan Gum)
(使用時按食譜的麵粉用量取代便可)(食譜提供:The Mixing Bo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