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夫開煤氣自殺 妻關爐搶火
街坊以為大爆炸
四口家經營假婚集團
兩女茤郈N炭亡
截取WhatsApp恐沒規管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月入5萬交易員 蝸居天水圍父母家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樓價急升,令住屋擠迫問題更為嚴重,尤其年青一代上樓吃力,被迫要延長與父母家人同住的日子。有在中環證券行任職交易員的金融精英,月薪達5萬,可算高薪一族,但仍難抵香港高企樓價及租金,寧願與胞妹窩居父母的500平方呎之家。雖然得享獨立睡房,但亦只能睡在碌架H上,早晚要搬梯上落H。大量青年無法「外闖」,要與父母同住,亦是香港人均居住面積難以大幅改善的因素之一。

睡碌架H 晚晚搬梯

私樓價格過去5年一路C升,置業問題同樣困擾荓M業人士。28歲的吳海麟(Francis)在中環任職交易員,月入可達4萬至5萬元,但他選擇繼續與父母及23歲胞妹同住,一家四口住在天水圍一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呎的單位,以人均計算,每人分享不足130平方呎,「雖然屋企空間唔算太闊落,但好彩我都有自己一間房,可以做自己鍾意洁v。

他的睡房剛好夠擺下一張碌架H,下層是書^及衣櫃,睡覺時,需將靠在旁邊的木梯取來掛在H沿才能爬上去,Francis指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合理利用有限空間,並笑言「如果我間房要擺一張H再加書^儭隉A可能我轉身都有困難」。由於他與胞妹睡房之間只得簡單間隔,故隔音效果不太好,Francis在房內偶爾也會聽到胞妹在「隔壁」談電話的聲音。

每月儲一半人工 待樓價跌置業

在天水圍住了13年,Francis指這堻茼b空氣新鮮,但出去一次要花兩三個小時在交通上,「尤其夜晚12點以後,無論你幾Ёㄜn轉幾次巴士先返到屋企」。被問及繼續與父母同住的原因,Francis直言,在公司附近租樓「都幾貴下」,且不少是質素參差的舊樓,所以他不想花太多金錢租屋,「買樓儭隉A自己資金未必算多,加上?家虃蚖齈磞b太貴」,於是選擇繼續觀望。Francis期望未來幾年會迎來一個樓價調整期,他現時每月儲起一半人工,希望可在樓價下跌時圓置業夢。

四口住320呎公屋 爸爸堔牏

對於基層來說,私樓買不起,輪候公屋便成為一家大細安居唯一選擇。任職洗衣廠的溫先生14年前便登記輪候單人公屋,7年前將加入家人的名字一起排,終於在2010年獲派了一間實用320平方呎的公屋。單位本是一房間隔,兩夫婦在客廳「間」出一間睡房予12歲大仔,而今年初才出世的細仔仍需與母親同睡,溫先生唯有將睡房讓予兩母子,自己在客廳「堔牏ヾv,一睡10個月。溫家四口人,平均每人居住面積約80平方呎。

未獲派公屋時,他們一家三口在元朗住唐樓套房,「鶣100呎都冇,淨係擺到一張H,每個月要2600蚊租」。溫太兼職幫補家用,家庭月入可達2萬元,但扣除日用、兒子教育開支後所剩無幾。溫太說,搬入公屋時,僅裝修費就令他們辛苦儲得的幾萬元積蓄「一鋪清袋」,遑論買私樓。溫先生在一旁說,私樓太貴,要買「難過上太空」。

61歲的陳太由12歲起便在工廠做女工「穿膠花」,見證了香港經濟起飛年代,靠雙手養起家人兼置業。1975年,22歲的她與做裝修的丈夫斥資6.8萬元,買下西營盤一個400呎的私樓,帶茖潀W子女入住,現時子女已成家遷走,兩公婆仍居於此,陳太指「1970年代,只要你肯,大把玵q你做,儲多蠵就可以買樓,唔似?家百物騰貴,買層樓至少100萬(首期),後生仔要靠自己真係好艱難」。

 
 
今日相關新聞
港樓細絕東亞 3豬空間1人住
月入5萬交易員 蝸居天水圍父母家
新加坡 千呎「組屋」現金3萬入場
東京 848呎3房戶 索價210萬
上海 全家收入 一半供樓
「成家不能立室」 青年絕望增社會危險
擠迫環境增暴力傾向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