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品牌管理的大學課程、一份四個月內完成的實踐作業、500歐元的基金,外加充滿理想熱情的學生,這種配方發展出一間公司……
當Tangoo創辦人Paul Davidescu還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做交換學生時,沒想到一份作業能帶領他走到今天。
文:葉曉蓉 圖:受訪者提供
核心思想最重要
「到底是先成立一個品牌,再決定銷售的產品;還是先決定銷售的產品,再成立一個品牌?」Paul Davidescu(圓圖)回想,「那是當時我不斷在思考的問題,但最後我領悟到,做生意賣什麽產品、品牌起什麼名都不是首要考量,最重要是創造出一個貫穿全局的核心理念(Core Idea),之後以此作為延伸,組織出一個品牌以及其產品的樣貌。」
Paul注意到現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和網路息息相關,各種社交網站倍出,人和人之間卻愈來愈冷漠。
「過於依賴社交網路的結果,是大家都躲在熒幕後面互相「聯繫」,卻沒有走出家門和其他人有真正的互動。」
在歐洲遊學的期間,Paul學到了當地人看待生活的不同態度,「他們盡情享受生活,時時跟親朋好友聯繫相聚,並且對城市裏好的餐廳和景點瞭若指掌;人跟人的關係緊密。」他指出,「相較之下,溫哥華似乎就冷漠了許多。」
回到溫哥華並且完成卑詩大學學業後,Paul開始思考有什麼產品能和Tangoo的核心思想配合最為銷售賣點。
「當初在作業裏的想法是消費者購買手環和手錶作為兩人信物,帶着信物在指定的餐廳裏約會,但這溫哥華似乎行不通。」他說,「所以我想到另一個能夠結合現代科技和Tangoo核心思想的產品──手機應用程式(App)。」
集結各方之力
「我希望能夠設計出一款應用程式,讓使用者下載至智慧型手機(目前不支援Android系統),只要填入相關資訊(行程性質、主題、餐廳預算等等),程式就會依照這些資訊來設計出預想的行程規劃,顯示出預定地點附近的餐廳、活動等娛樂。」他解釋。
「讓科技更貼近人性,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需求是最終的目標。」
靠着之前大學的人脈網路,2012年Paul和其他創辦人一起為Tangoo設計出同名的應用程式,並且藉着Vancity Buzz的合作資助,以及大力推廣,應用程式正式上市後,更是吸引了許多大型媒體的關注,並預計在今年登上CBC電視台的Dragons' Den節目上做介紹。
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七拼八湊租了一處開放式的共同辦公室,公司收益的主要來源是與大型活動、餐廳的合作,營運至今只有小部分的人領到薪水,而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以志工形式參與工作,這對Tangoo來說幫助很大。
「我們根本不需要放招人廣告,人才自己就找上門來」Paul表示,「在我們創辦團隊裏,有人是電腦工程背景、有人是市場行銷,他們背景不同,但都對創業有興趣,並想藉着Tangoo來大展身手。」
「公司目前也和大學實習生合作,依照不同的專業讓他們各有所職,像主修行銷的實習生推廣市場,電腦工程的實習生則負責維修、架設網頁等等,提供一個將學校理論化為實際行動的機會。」
想要發展,僅僅一個應用程式不夠的,Paul指出Tangoo團隊會繼續寫出更多相關的應用程式。
「我認為Tangoo這個應用程式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背景故事和核心動機,不僅僅只是一個看不到、摸不到的軟體,還是一個讓生活充滿樂趣,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的工具!」他補充,「我們除了會讓Tangoo更加完善,之後也會繼續研發和公司核心理念相符合的產品。」
「至於未來走向我實在很難去預測,我們只能不斷努力、不斷擴張,並且不斷的變化來因應市場的變化。」Paul笑着說,也許公司能夠順利營運,也許明天就面臨倒閉,但創辦這個公司讓我學習到更多學校裏所學理論之外的東西,這是我認為最無價的。」
創業總結
最滿意之處:將使用者的社交生活帶出社交網絡,讓人與人之間有真正的互動
待改善之處:應用程式目前只支援蘋果ios系統,系統還未達最完善
優點:將學校學得知識學以致用,更學到許多理論之外的東西
缺點:犧牲掉自己個人時間,減少和家人朋友相處時光
前景:研發出更多相關程式,並擴大公司規模,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不同領的新興人才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1萬
資金來源:個人存款以及商業資助
僱用人數:6位全職加上3位兼職(包括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