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將軍澳的土地部分由填海而來,現已發展成住宅、學校、商場、辦公室等一應俱全的新市鎮。建築設計經理Simon哥哥帶大家認識它的特色。 「倒模」建築多 Simon哥哥解釋,1990年代起因建築技術漸趨成熟,香港出現「倒模」學校,牆壁、窗戶等在內地工廠製造,於建築現場安裝,省錢又省時,卻漠視學生需要。「中學生與小學生(需要)肯定不一樣,每所學校又有不同課程、活動」。同樣情G可見於住宅建築,Simon哥哥問:「不斷『倒模』漂亮嗎?」立澄覺得,會令城市千篇一律呢。 無街之城 將軍澳被稱為「無街之城」,因該處缺少街舖,「無街可行」。Simon哥哥稱,這是物業發展商故意設計的,「商場內有穿梭升降機大堂,直達住宅,商場則連接港鐵站,居民往返家中毋須經過街道,故不會有街舖」。海晴疑惑,3個商場的店舖不會互搶生意嗎?Simon哥哥解釋:「他們很聰明,互惠互利,這邊有茶樓,那邊不會有,那邊有戲院,這邊則沒有。」「無街」的好處是居民出入毋須日曬雨淋,可是生活模式幾乎被發展商設定的模式控制。 運動設施隨人口增 Simon哥哥說,香港單車運動員於外地比賽取得佳績,政府於2006年決定興建香港首個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單車場地。 走進單車館,圍繞場館的是木製單車賽道,中間則是多用途主場,可用作羽毛球場、籃球場或排球場。Simon哥哥說,「香港真的物盡其用,單車賽道主要供香港隊訓練,也於個別時段租予市民。沒有賽事時,主場又可讓市民使用。」另外,規劃署對於人口及相應的社區設施的數目有指引,將軍澳人口愈來愈多,運動場館應運而生。 政府用地分隔高樓 Simon哥哥笑說「屏風樓」(數幢連在一起的樓宇)已是香港特色,在將軍澳不特別明顯,反而從將軍澳樓宇的規劃,可見政府也有考慮,「這埵釣p人土地,也有政府土地,兩邊的高樓之間,有政府用地分隔」。例如將軍澳運動場及香港單車館等設施,位處兩旁屋苑之間,學校區也把高樓分隔,形成「高低高」的格局,分隔處成為城市的通風口,減低局促感。 ■想一想 你想在將軍澳興建怎樣的新建築物?看看李立澄和王海晴的構思:(見圖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