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思考有方﹕「閱讀卷」的死因裁判
文化速遞﹕紀錄片大師班招生
神筆馬良攝影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歷史解謎﹕台灣被日本長期侵佔 為何仍哈日?

【明報專訊】欄目簡介:以另一種角度理解中國歷史,以小見大,發掘中國歷史及文化的趣味

走入漫畫店,除了能看到香港出版的日本漫畫外,還有大量台灣出版、不太知名的日本漫畫,或許港台的「哈日」檔次確實不同。問題是,現代中國人最記恨的日本侵華,台灣應是最長期的受害者,為何卻如此哈日?

一般認為,台灣與日本有較相近的文化基因,與日治時期的同化政策有關。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把台灣視為日本本土來管治,如推行日語教育、共學共婚等,減輕日本人與台灣人的差別待遇,但台灣人的權利仍難及日本人。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進一步實行皇民化,向台灣推廣改日本姓名、說日語、改信神道教等,令台灣人的生活含有日本基因。這跟滿洲國、侵華戰爭時佔領地區以操控、鎮壓的管治方式完全不同,內地與台灣對日本的態度差異恐怕與此有關。

對台同化政策 對華鎮壓管治

但朝鮮半島也同樣被日本長時間統治並皇民化,為何現在仍仇日呢?差異在身分認同。朝鮮原是民族國家,日本入侵對朝鮮人而言是亡國之禍,故日治時期朝鮮人不斷抵抗,並彰顯自身文化來凝聚團結,韓文正是在此時廣為流行,進而在戰後成為官方文字。而台灣雖長年受清朝統治,但動亂嚴重,文化散亂,士紳雖多為漢人,原住民卻自成一系,對清歸屬感不強,清亦把他們與漢人分而治之。故日治初期台灣人雖也曾武裝抵抗,但逐漸平息,未能如朝鮮般團結抗日。

而現代化進程中,日本對台灣的影響極為重要,也令台灣抱有好感。清朝雖曾為台灣建鐵路、學堂等新式設施,但不久台灣便被割讓;而日本則大力建設鐵路公路等基建、大增農業產量、引入新式制度及法律、推行義務教育等,令台灣全面現代化,電影KANO對嘉南大圳工程的描述便反映台灣對日治建設的感謝。固然這些建設原是用來把台灣的資源供給日本本土,並作為侵略的前線基地而規劃的,但同時也大大改變了台灣,現時台灣的鐵路大致沿用日治時線路,城市建設在日治時亦有了雛形。

仇日哈日 差異在於身分認同

固然現在台灣年輕人哈日,也與日本經濟發達、流行文化盛行有關。只是相對來說,台灣更多了一層文化認同,令老中青均對日本抱持強烈情感。

【知多齱R台灣人赴日潮】

由於日治時期的改姓名運動,不少台灣人改了日本名字,例如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曾改名「岩里政男」;也有台灣人因歸化日本而改名,例如即食麵發明者、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安藤百福是日治時期台灣人赴日奮鬥的典型例子,原在台灣經營祖業的他,乘日台交流之便打入日本,及後慢慢扎根日本。這類台灣人赴日例子並不罕見,如日籍歷史小說巨匠陳舜臣、著名政治家蓮舫,都因父輩赴日經商,令他們在日本出生並扎根日本。這也是日本與台灣的獨特文化聯繫。

文:葉雨舟

 
 
今日相關新聞
歷史解謎﹕台灣被日本長期侵佔 為何仍哈日?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