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斯諾登揭露美國監控全球網絡後,得來的是「賣國」與「愛國」兩個極端評價。中國近代由於深受外國勢力影響,也有極多人物徘徊於賣國與愛國之間,例如不停簽和約的李鴻章;而最具談論性的,要數漸獲平反的袁世凱。 袁世凱被視為賣國,主要是簽了《二十一條款》,令日本在中國獲得很多權益,成為後來中國政權的抨擊對象。不少教科書也說,袁世凱同意簽署,是因為急於稱帝而尋求日本支持。但這是事實嗎? 若從時序看,稱帝輿論漸烈、「袁粉」組織籌安會,是在1915年8月;而《二十一條款》簽訂是在5月,這時籌備稱帝工作還未開始,更無從說急於稱帝。袁世凱之所以簽約,是日本發最後通牒時,亦暗暗增加日本在中國域內的兵力及軍艦,故可說是城下之盟。而當時袁世凱與日方也周旋了頗長時間,並特意泄露消息給英美等國以向日本施壓,令日本刪除了「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擔任軍事及財政顧問」的喪權條款,不至損失太多,故袁世凱反而是努力縮小日本的利益。 日人排袁 事實上,袁世凱與日本一直是敵對關係。武昌革命爆發後,袁世凱獲清重新起用,日本不太歡迎,甚至策劃暗殺;與革命黨議和時,袁世凱請英國調停而把日本拒諸門外,惹來日本投訴;掌權後外交上亦屢聯合英美制衡日本,《二十一條款》則是日本趁列強專注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暇東顧才提出的。故袁世凱一稱帝,日本即公開反對,更資助倒袁勢力如清朝遺老的宗社黨及孫中山的中華革命軍,最終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並於不久後逝世,臨終前更稱自己的死是「為日本去一大敵」。袁世凱死對頭孫中山的心腹、「知日家」戴季陶即說:「袁世凱不單是不能倒在日本的懷堙A而且時時要用遠交近攻的政策,這是日本人排袁的第一原因。」 段祺瑞累袁冠上賣國罵名 只是袁世凱的後繼者段祺瑞為擴充自身實力,向日本借款而出賣中國大量權益,間接引發五四運動,連累已逝的袁世凱也因《二十一條款》被冠上賣國罵名。從當時日本首相得意地說借款所獲利益「何止十倍於二十一條」可見,袁世凱與段祺瑞的「賣國」,實不可同日而語。 文:葉雨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