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華民族素有尊老的傳統,古今都有養老制度及政策,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
傳統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力足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後,也要孝敬沒有血緣關係的長者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理想的社會應使老年人能有安享晚年的地方
◆《管子.入國》:「所謂老老者,凡國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無征,三月有饋肉。八十已上,二子無征,月有饋肉。九十已上,盡家無征,日有酒肉。」古代有掌管老人福利的官員,免於老人的兒子征戰,並有食物及物資贈予
◆《唐六典》﹕「凡庶人年八十及篤疾,給侍丁一人;九十,給二人;百歲,三人。」唐代法例規定老人要有看顧者,主要為子孫或近親
◆北宋時京師設有「福田院」,專門收養老幼廢疾
現在
◆為推動敬老、愛老及尊老文化,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自1979年開始,將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老人節」,舉辦各項活動表達對長者愛意及關懷
◆香港有不少安老院提供妥善服務予無依靠的老年人,讓他們安享餘年,政府亦計劃增加安老宿位的供應
◆政府政策鼓勵照顧長者,有長者的家庭輪候公共房屋時間較短,供養父母、祖父母者亦可另獲免稅額
◆政府於2013年4月起增設「長者生活津貼」,為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生活開支補助,每月金額為2285元
◆長者於生活上享有各類優惠,如憑「長者咭」可享交通、電影、主題公園入場費等特惠票價,以回饋他們年輕時對社會的貢獻
部分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文:Virginea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