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何以
在《世說新語》中,疑問代詞「何以」主要有兩種用法,尤以用法一為常:
其一,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麼」,如本篇的「何以(不)汗」、「何以(不)拜」。
其二,用來詢問方式、依據,相當於「怎麼」等。例如:
桓公(桓溫)北征經金城(今江蘇句容縣北),見前為琅邪(任琅邪內史)時種柳,皆已十圍(兩手合拱的長度為一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承受、忍受)!」攀枝執條,泫然(流淚的樣子。泫,〔粵〕音軟)流淚。(《世說新語•言語》)
■知多點
五石散,又叫「寒食散」,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石、硫黃五種藥石,配以草藥煉製而成的丹藥。三國魏時何晏首先服食,認為「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世說新語•言語》)。其後魏晉名士競相仿效,蔚然成風。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述及魏晉人服食五石散的情G:
吃了〔五石散〕之後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發」(藥力發作),所以走路名曰「行散」。〔……〕走了之後,全身發燒,發燒之後又發冷。普通發冷宜多穿衣,吃熱的東西。但吃藥後的發冷剛剛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澆身。倘穿衣多而食熱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樣不必冷吃的,就是酒。〔……〕因為皮肉發燒之故,不能穿窄衣。為預防皮膚被衣服擦傷,就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襪而穿屐。〔……〕更因皮膚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於穿舊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蝨。所以在文章上,蝨子的地位很高,「捫蝨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
■實戰篇
第一則故事中,鍾毓、鍾會二人,誰的答話使用了擬人法?
(答案見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