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六學生 袁粵盈 「看撒灰儀式時內心不舒服(難過),雖然不認識吳伯伯,但他離世那刻無人陪,我們也算是陪他(走最後一程)吧。」袁粵盈說,整日活動中印象最深刻是睡棺體驗,「躺在棺內隨短片提出的問題反思,我立即問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我)算是有吧,自己還算乖,沒認識壞朋友,也有被老師讚,父母放假也會陪他們」。活動讓她學會更加珍惜眼前人。問到將如何表達,她笑言會以行動表達,但講不出「我好愛你」的肉麻話,「可能中國人都這樣,就像我之前用20元紙幣摺了一顆心送給媽媽,她至今沒有拆開,讓我很感動」。 ◆中六學生 徐家灝 徐家灝亦有體驗睡棺材,從「棺材」出來後,他開始明白死亡的價值。短片內一句「若無死亡,不會學懂去珍惜」令他體會甚多,「有想做的我會盡快完成,可能到死也做不完,但會盡量做,減少後悔」。講到死亡,他說爸爸的身體狀G不是很好,「我一直有心理準備(接受爸爸離去),但我幫不了他,只能多陪他」。他說﹕「雖然死亡是不開心的事,但會令人知道在未死前,應如何好好運用生命。」徐家灝已面對過一次生死別離,爺爺去年逝世,他開始思考死亡。「爺爺最後要靠儀器維持呼吸,好慘!我們也無機會道別,當時我就想,自己死時應交代什麼、要先做好什麼,並開始計劃讀完書後做什麼。」 ◆教師 文麗逑 天主教培聖中學宗教德育統籌、宗教科主任文麗逑說,學校的生命教育課程分不同階段,中六學生較成熟,便是生死教育,涉及自殺、安樂死等議題,她今年是第三年帶學生參加這個活動。青少年一般較少機會接觸死亡,生死因太抽象而難教,但今日的學生卻輕易將「我死畀你睇」掛在口邊,她認為當中有傳媒的影響。「(傳媒)有時將死亡渲染到死了就一了百了、能解決問題,對其他人無影響等,但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她說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給學生一個信息﹕「不要以為自己青春無敵、仍有大把日子、死不關我事,其實生命是無常的。」 文老師認為,學生投入活動,得到「最接近死亡」的體會,從而開始反思,「例如不看撒灰,不會明白一個人死後都可以有意義」。她希望學生藉死亡反思,更好地計劃如何度過將來每一日。她感覺參加活動後學生變得更懂珍惜,「或許是臨近畢業,他們更珍惜與教師和朋友的關係,近幾年多了畢業生返母校。再來,學生對自己將來的目標也更清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