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九巴今年3月加價4.9%,8個月後再申請加價4.3%,引起不少抗議聲音。
理據方面,九巴副董事總經理歐陽杞浚指大部分營運成本如工資、燃油等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持續上升,上次加價不足以抵消營運支出的增加;而今年上半年除稅後虧損1950萬元,預期下半年營運壓力進一步擴大,所以加價有理據支持。
至於今年在北區及屯門路線重組時所節省的支出,九巴則稱虧損路線仍佔七成,而且要購入200多輛巴士及更新設備,所以加價是「迫不得已」。
其實,九巴作為上市公司,為股東的利益及提升服務質素,加價也許尚有理據。始終巴士公司不是善堂,不可能叫各位股東偉大地投資虧本生意;G且現時巴士公司不用政府補貼,所以票價需維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繼續經營。再者,隨茪u資上漲,九巴若不加價,如何調整員工薪金?
但作為公用事業機構,九巴也要顧及市民的負擔能力。筆者相信各區區議會及公眾均認為重組路線有助減低九巴的營運成本,可減少加價的次數及幅度,才同意逐漸取消了一些重疊或虧本路線,甚至批准新開一些有盈利的路線。但現在九巴短時間內再申請加價,未能反映這些得益,實與公眾上述期望不符;往後的路線重組亦勢必更困難。
車費影響偏遠地區居民就業
更有趣的是,城巴及新巴去年均錄得盈利,其中城巴有額外盈利逾5300萬元,按機制要將一半回贈乘客,如過海線回程八折、第二程車程可減兩元等。此外,新巴和城巴都有進行燃油對},控制油價升幅的影響,繼而減少加價壓力,贏得不少掌聲。
雖然在已發展地區來說,香港的交通費不算極昂貴,但仍佔低下階層相當部分的開支,亦間接影響市民的工作機會;好像天水圍居民到港島區上班,來回車費差不多要50元,一個月便要1000多元,差不多是工資的十分之一,確實影響他們到工作機會較多的地區上班的意欲。
在自由市場掛帥的香港,政府補貼巴士公司不大可能,但政府可以繼續研究其他交通津貼計劃,或是像港鐵的月票計劃,令香港的勞動力得以更有效運用。
文︰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劉錦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