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莘莘學子,埋頭苦讀,十年寒窗,只為考好文憑試入大學、找好工……考試決定前途,和從前科舉入仕頗有幾分相似。科舉是選拔官員為朝廷辦事的考試制度,要當狀元,路有多長? 古代﹕考科舉為當官 中學文憑試大概是香港學生普遍人生第一個公開試,考得好的上大學,考得不理想則需另覓出路,壓力不少。不過自古文人讀書考功名,面對的競爭及壓力恐怕比現在更大,方有范進中舉而變瘋的故事,想要金榜題名,需於重重考試中脫穎而出,有如過五關斬六將。究竟古人這麼辛苦考試,所為何事?曾舉辦科舉講座的古物古蹟導師蘇萬興(圖)對科舉制度頗有認識,他說在清代,文人學子參加科舉選拔,為的是入官場做官。 科舉始於隋代 科舉制度是政府選拔官吏的考試制度,始於隋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末年,通過地方和中央各級考試,按成績優劣選取人才,分別授予官職。明代科舉制度已極完善,而清沿用並稍加修改,直至科舉制度廢除。清科舉最初分滿人漢人兩榜取士,之後改為只有一榜,佔據頭幾名位置的大多為漢人。 清是最後一個舉行科舉的朝代,當時的制度如何?取士分4個階段:童試、鄉試、會試及殿試。由童試開始,科舉主要考核宋人注疏的四書五經內容、策問及八股文(考核特定格式)等。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由於考核茩咻狴肣I誦特定範圍內容及當中細節,或要求按特定解說加以說明,而非考生對篇章的見解,因此明清科舉制度常被批評為迂腐,不能以此掌握考生真正才學。 文:Virginea、大海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