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全國假日辦在多家網站發布「關於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意見。
按照2007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國務院第513號令),中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共11天,分別是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現行放假調休方法:通過調借雙休日,分別形成2個7天「長假」(春節、國慶)和5個3天「小長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據全國假日辦負責人介紹,為反映公眾意願,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學合理,全國假日辦此次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公眾意見,歡迎廣大公眾積極參與。而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是「你對現行放假安排是否滿意」、「長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長假是否需要調休」等。不過其中並沒有提到民眾普遍比較關心的「是否需要恢復五一黃金周」這一話題。
據《京華時報》報道,截至10日晚11時31分,有53,074人在新浪網投票,對於現行的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超過七成投票者表示不滿意,表示滿意者不到兩成。
網友留言顯示,多數人對於現行放假制度的不滿一大原因是在調借周末,導致出現連續多日上班的問題。
對於官方此次調查的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這一次的調查和2007年政府就取消五一黃金周和增加傳統節日假期大張旗鼓地調研還不一樣,因為只涉及網絡部分,這其實很難調查到真實的民意,「電話、家訪、網絡、報紙等調查手段這次都沒有用到,這一方面是因為那樣做調研成本太高,另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此次調查更多是在對近期針對十一黃金周相關話題所產生的輿論、民意的一次回應而已。」
劉思敏告訴記者,全國的法定假日安排是由國務院來批准的。1999年,國家旅遊局向國務院打報告希望增加法定假日以達到拉動內需的目的,因為當時除了春節以外,並沒有長假來使遊客的消費需求得到釋放。因此當年十一前,國務院批准增加十一黃金周和五一黃金周。而1999年便有了歷史上第一個十一黃金周,2000年有了第一個五一黃金周。
2007年廢五一黃金周 增小長假
對於取消五一黃金周,劉思敏介紹說,當時是2007年,黃金周各地遊客井噴現象非常嚴重。因此當年的兩會上黃金周存廢之爭成為焦點。隨後國家發改委和文化部分別展開調研,其中發改委主要針對是否取消五一黃金周的問題,文化部則針對中國傳統節日是否應該定為法定節假日。最終,五一黃金周被廢除,並新增3個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