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警隊內部有一份刊物《警聲》(Offbeat),40年來每兩周報道警隊內部消息,這份刊物與市民熟悉的港台節目《警訊》,均於1973年1月面世,並在六七暴動後為警隊重新建立形象及加強對內對外溝通,亦見證不少重要歷史如警察首次引入對講機。《警聲》今天出版第1000期,並印製特刊,當中有不少珍貴圖片,見證香港歷史。 初期刊廣告抵消印刷費 《警聲》前身是《皇家香港警察雜誌》季刊,早見於五六十年代。《警聲》第一期於1973年1月24日出版,共12頁,起初是黑白印刷。初年《警聲》並非由政府出資印刷,因此承印商會在《警聲》中加插廣告以抵消開支,當年的廣告各式各樣,有銀行、洗頭水、電視機以至拔蘭地,有些廣告更以明星美女招徠,及至1978年起,《警聲》改由政府出資印刷,再沒有廣告。 《警聲》1995年開始頭版彩色印刷,至1999年改為全彩印刷。現時《警聲》每期印1.7萬份,除了在警隊內部派發,更會派給學校、公共圖書館、傳媒,並寄給海外退休人員。 港英時代報道洋味濃 港英時代,警隊有不少外籍人員,《警聲》的報道亦會迎合他們口味,例如報道警隊內部舞會、介紹新上映的《占士邦》電影等,亦曾介紹英女王訪港、戴妃訪港等盛G。 首任《警聲》總編輯蘇敏誠(Geoffrey Somers),見證《警聲》第一期面世,現已退休,身在澳洲的他透過電郵向本報指出,難忘當年跟隨外籍警司到九龍城寨採訪警方打擊罪案,在又黑又髒的後巷當場捉到兩男子,二人正替一有毒癮少女注射毒品,然後逼她賣淫,最後兩男各被囚5年。 身兼《警聲》編委會主席的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黃國偉指出,《警聲》就像一本歷史書,反映香港整個社會轉變,英女王訪港、回歸、SARS、奧運馬術等都有警務人員參與其中,《警聲》報道的不只是警隊的大事,亦是香港社會的大事。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