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有色諸事

[2023.10.20] 發表
內地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時代背景設定於戰國末年,講述數名刺客刺殺秦王的經過。電影中秦王宮殿按史實設計,以黑色調為主,一眾士兵的服飾亦為黑色。
「木乃伊棕」材料包括經磨碎的古埃及木乃伊的骨與肉、繃帶、松脂、沒藥等,一度是西方畫家特別偏好的顏料。
唐高宗時期,曾頒詔強調「一切不得著黃」(其他階層不得穿黃色),自此黃色成為天子服飾的專用色。圖為清朝乾隆皇帝穿過的「龍袍」,袍上繡有9條金龍,領前後正龍正襟危坐,一團威嚴;前胸、後背和兩肩有4條正龍,前後衣襟下襬部位有4條行龍,前後望去皆是5條龍,寓意「九五至尊」。

【明報專訊】黃加藍變綠、藍加紅變紫……不同顏色互相疊加,可以產生出無限可能,這也許就是顏色的本質,充滿變化和不確定,也因此能夠包納各種理解與詮釋。無論是顏料的製成,或者是顏色在各個年代與文化的象徵意義,背後都充滿茼h姿多彩的故事,顛覆我們對顏色的固有看法。

從「死人」身上提煉的啡色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s)設福布斯顏料收藏庫(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當中保存了上千種顏料,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前館長福布斯(Edward Waldo Forbes)自20世紀起從世界各地蒐羅而來。部分藏品的形態可能出乎我們意料,像是植物的枝條、昆蟲、岩石等,但確實是某些顏料的來源。

有種名為「胭脂紅」(Carmine)的色素,廣泛使用於美妝業和食品業,香腸、糖果、唇膏等都會含有胭脂紅。這種紅色來自胭脂蟲——一種生長在墨西哥或南美洲,以食用仙人掌為生的寄生昆蟲。牠們體型比針尖更小,顏色灰白,壓碎後卻會呈現鮮豔的紅色。要製作1磅未加工的胭脂紅,所需的數量達約7萬隻蟲乾。

除了昆蟲,貝類也是顏料的來源之一,如「泰爾紫」(Tyrian Purple)便是利用地中海原生的骨螺和岩螺製成。這兩種貝類的體內有塊鰓下腺,擠壓該處流出的液體,在日光下會慢慢改變顏色,依次為淡黃、海水綠、藍色、暗紫紅色。早於公元前15世紀,腓尼基人已開始使用泰爾紫染色,他們會將兩種貝類的腺體體液混合,加入含有「氨」的尿液,靜置發酵10天,然後才用作布料染色。由於從撿拾海螺至製成染料需要眾多勞力,加上25萬滴海螺體液,只能製作1盎士的泰爾紫,因此當時泰爾染布料的價值堪比黃金。

以昆蟲、貝類製作顏料還不算稀奇,12到19世紀歐洲甚至一度出現以木乃伊製作的顏料。這種顏料透過磨碎木乃伊取得,故稱為「木乃伊棕」(Mummy Brown)。當時,這種棕色的知名度相當高,更出現「應該取用木乃伊哪個部位,才能得到最迷人的顏料?」的討論。不過到了19世紀末,顏料就因為木乃伊供應不足而產量大幅下降,畫家亦對顏料的持久度和來源出處有所疑慮,逐漸不再流行,最終停產。

你的服飾如何 你的顏色也必如何

在中國古代,顏色有尊卑之分,這種思想時常體現在穿衣習慣上。據《論語.陽貨》,孔子提出「惡紫奪朱」的說法,將紫色與淫靡之聲「鄭聲」(春秋戰國時期鄭、嬰a區的民間音樂)和妖言並置,而紅色「朱」則代表雅樂和國家正統。這是由於先秦時期受五色體系的影響,認為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正為尊,間為卑。《論語注疏》指出:「皇氏云謂: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不正,謂五方間色,綠、紅(粉紅色)、碧、紫、噤嬰漶C」其中赤(紅色)屬於正色,紫屬於間色。「正間」的色彩觀念,體現在古人的穿衣文化上,據《禮記.玉藻》載:「衣正色,裳間色」,上衣的用色應為正色,而間色因其賤,只能作為下衣的顏色。

時至唐代,特定顏色的意涵改變了,例如紫色不再被視為卑賤的顏色,不過顏色與階級的紐帶關係依然存在。當時的服飾制度愈趨成熟,朝廷開始嚴格規定君臣服飾的用色。武德初年,皇帝日常起居的衣飾定為「黃袍及衫」,後來則改為赤黃色,百姓一律「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到唐高宗時期,再次頒詔強調「一切不得著黃」,黃色成為天子服飾的專用色。

至於官員的服色亦依據官品制定,據《通典》記載,唐太宗時「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緋,六品、七品以上綠,八品、九品以上青」。唐高宗時期,服色的要求更為細緻,《舊唐書》指出:「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並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並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並_石帶。庶人並銅鐵帶。」四、五品;六、七品;八、九品以深淺色作區別。

■知多點

黃袍加身

《宋史》記載,後周恭帝二年,朝廷據報北漢與契丹軍隊進犯,太尉趙匡胤奉命帶兵禦敵。當時軍隊駐紮陳橋驛,入夜後軍士密謀推舉趙匡胤為天子,到天快亮之際,他們湧進趙匡胤的寢室,將黃袍披於其身上,擁立為王。由此可見,五代十國時,黃袍已普遍被認為是帝王的象徵。

非黑,即白?

顏色是客觀的存在,同時也包含人們主觀的的詮釋、理解甚至刻板印象,其中最容易被「誤解」的,非黑色莫屬。黑色常與邪惡、髒污、死亡連結,相反白色則是聖潔、光明的象徵,不過在古代文化中,黑色與光明的關係其實密不可分。早於舊石器時代,史前人類已經懂得利用黑色顏料在洞壁上作畫,這種顏料就是木炭——火堆燃燒後的遺留物,換句話說,即黑色誕生於火。

在某些文化當中,黑色有茯蛪磳翮悸熒N涵。相較於周邊沙漠的紅土壤,古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土壤肥沃,呈黑色,故古埃及人認為黑色代表生命和豐盛,他們亦自稱王國為「黑土地」。同時,古埃及人也把黑色與陰間連結,將之形容為「比最黑的黑夜還黑」,當中的統治者則是「黑之神」。在他們的文化當中,陰間並非恐怖的地方,而是新生的場域,有蚗繸o生命的意思,因此黑色也帶有吉祥的意味。他們甚至會製作黑色護身符趨吉避凶。

至於古代中國,也曾出現一個以黑色為尚的朝代,那就是秦朝。《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秦始皇推崇五德終始說,相信五行相剋,認為秦朝取代了代表「火德」的周朝,故為「水德」,而黑色屬水,因此要求「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服飾、旗幟全部使用黑色。

■知多點

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說」乃是戰國時期由陰陽家鄒衍提出的歷史理論,依據宇宙相生相剋的神秘法則,解說朝政之更替。該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如金生水、水生木,或者金剋木、水剋火等,由此形成輪流更替、循環往復的狀態。各朝代授天命而得五行中的其中一德,當國運衰微時,則會由下一德取代,朝代如是興亡更迭。

文:呂穎彤

圖:資料圖片、劇照、網上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64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據研究,月球約於46億年前形成,也就是說月早已圓過逾500億次了。寫月亮的篇章再多也追不上吧?很難說。假設地球上存活過的500億... 詳情
【明報專訊】我只想要好的東西,不好的絕不介意加諸別人身上;其實,我覺得不好的東西,別人也不覺得好。如果能發揮同理心,統一好惡的標準,我不愛好... 詳情
文化迷因:還是要吃三R飯
【明報專訊】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連續開了兩整天的學術會議,終於在天色明媚的黃昏完結,大家好像一起跑了一場馬拉松。來自各地的學者陸陸續續離開... 詳情
潮看文史:夜(je6)
【明報專訊】近來香港緊隨內地腳步大談夜經濟,一邊戮力糾正東九夜消費重地觀塘工廈,一邊政界紛紛尋覓夜市場地——卻很少談論疫前的不夜城為何面目全... 詳情
時事中文:「金嗓子」周璇
【明報專訊】「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你可曾聽過經典歌曲《夜上海》?歌曲原唱是獲譽「金嗓子」的已故著名歌手與影星周璇,其電影代表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