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巡禮:蔬果皮製首飾 喚起關注廚餘問題
【明報專訊】2021年廚餘佔棄置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近三成,家居廚餘人均棄置量每日達0.32 公斤。廚餘除可回收並轉化成肥料外,原來還可以製作飾物。葵涌循道中學邀請本地社企Ways Out Hong Kong開設廚餘首飾工作坊,助同學更關注本地廚餘問題。
文:曾卓盈
圖:朱安妮
在活動開始前,Ways Out Hong Kong創辦人Peggy先問同學對廚餘的印象,有人說很臭,亦有人覺得骯髒,接茼o再讓同學猜香港每天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量。據環境保護署數據,2021年香港每天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達11,358公噸,當中3437公噸、即約三成為廚餘,佔比最高。約68%廚餘是家居廚餘,其餘則來自工商業,包括食肆、酒店、街市、食品製造及加工業等。中四級學生林秋麗(Rachel)和中三級學生黃皚旂(Sufi)表示,從沒想到廚餘棄置量比其他垃圾多,大感驚訝。
拆解廚餘迷思
迷思一:廚餘棄置在堆填區有什麼問題?
Peggy:香港大部分廚餘連同其他都市固體廢物一同棄置於堆填區,廚餘是有機廢物,容易腐爛,在堆填區分解時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如甲烷及污水,加劇全球暖化,嚴重污染環境。
迷思二:廚餘能轉化成再生能源嗎?
Peggy:可以!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1採用厭氧分解技術,過程中產生的生物氣會轉化為熱能和電力,每年最多可輸出約1400萬度剩餘電力,相等於約3000個家庭的用電量,每年可減約4.2萬噸溫室氣體排放。
留學美國受啟發 廚餘首飾作噱頭
見到同學在接受訪問時談到工作坊所學,Peggy也感欣慰。她說自己從小關注環保議題,在中學階段已參加義工活動,一次在美國留學當交換生的經歷,令她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再做更多」。
多角度思考 解決廚餘不止一個方法
Peggy當時浸淫在外國環境,見識到面對同樣的議題,美國人有不同方式處理,「原來一個地方的發展方式並非想像般單向,以探訪長者為例,香港的義工多數是派發物資、上門探訪等,但在美國,義工會穿著禮服參加舞會與長者們跳舞」,讓她思考義工服務可如何做得更好。
香港人提及廚餘回收,可能只會想到轉化做肥料,所以Peggy便換個角度想,透過廚餘製飾物,讓人知道處理廚餘不止一個方法,亦期望改變大眾對廚餘的負面印象。她坦言在實驗途中屢次失敗,花了約兩個月才摸索到彩珠的製作方法,如在調整彩珠顏色方面,曾想製作時下流行湖水綠色的彩珠,便嘗試用椰菜,但發現要先煮熟,要花更多時間。
談到如何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Peggy認為教育是最重要一環,她非常欣賞有些歐洲國家日常教學課程加入可持續發展、減緩氣候變化的內容,並確保學生將所學融入生活,有助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價值觀checklist
˙共同福祉
˙珍惜
˙關心社會
˙愛護環境
■知識增益
5屋h試行廚餘回收
本港大部分屋苑均未有廚餘分類及收集設施,環保署2022年10月展開為期18個月的公共屋h廚餘收集試驗計劃,首階段會在5個屋h約30座樓宇陸續安裝智能回收桶(圖五)收集廚餘,涵蓋香港仔石排灣h、牛頭角彩德h、將軍澳尚德h、堅尼地城觀龍樓及柴灣連翠h。
環保署稱,計劃採用的智能回收桶具備防滿溢及除味裝置,以保持環境衛生。環保署以「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提供誘因,鼓勵居民參與。計劃網頁顯示,居民每次使用智能回收桶可獲50分,憑積分可兌換卷裝廁紙及即食麵等。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短期目標在2023/24年度將計劃擴展至100座公屋大廈,涉及15萬名居民,收集到的廚餘會運往小蠔灣O.PARK1(有機資源中心1期)處理。
坊間有提議政府可仿效韓國、美國紐約市等地,推行強制回收廚餘制度。關注廚餘問題的Peggy認為強制措施未必適合每個地區,亦未知道香港人是否接受。她認同政府推行公共屋h廚餘收集試驗計劃,亦建議政府適時調整回收政策,不能一直沿用單一方式處理廚餘問題。
學員感悟:廚餘問題嚴重 盼減少浪費
廚餘能轉廢為能,甚至可轉廢為寶。Peggy向同學介紹將廚餘製成飾物的過程。飾物上的彩珠,原材料就是蔬果皮,Peggy為調配彩珠的顏色,曾嘗試用不同的果皮做實驗,現時的成品主要由茄子皮、紅蘿蔔皮、火龍果皮等混製而成。
轉廢為寶 親手製作飾物
要將廚餘變成彩珠,首先要洗乾淨果皮,將果皮脫水後磨成粉屑,其後加入樹脂和珠光粉,攪拌並倒入模具等候風乾。彩珠成形後,再打磨、裝配及上油便完成。
Peggy講解時,同學先觀察由廚餘製成的果皮粉屑,同學對其氣味感好奇,中三級學生陳可琳笑指聞起來酸酸甜甜,有股香氣。在工作坊開始後,同學親自動手打磨廚餘製的彩珠,再裝配在飾物上,然後上油,在Peggy指導下,每名同學都完成製作自己的飾物。
參與今次活動後,Rachel和Sufi了解到本港廚餘問題嚴峻,日後會減少浪費食物。籌備工作坊的英文科老師劉雅清希望透過活動喚起同學對保護環境的關注,日後或會構思其他環保相關的活動讓同學參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