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科問中美中蘇關係 教師:沒避提中共施政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昨考中史科。今年卷一繼續不設必答題,有題目「翻炒」去年課題,包括秦朝、洋務運動和百日維新。有中史科教師認為,今年提問內容大路,亦有問中美、中蘇外交關係,認為試卷沒有刻意迴避某些課題,反映不是外界所指「唔提中共施政」。
今年共6098人報考DSE中史科,試卷連續兩年卷一不設必答題,但兩年均有MC題;卷一圍繞「歷代發展」,佔該科七成分數,古代史題目涵蓋秦始皇及漢武帝管治問題、西周分封、明太祖「久安長治」相關措施;近代史問八國聯軍爆發責任誰屬、洋務運動與百日維新等。
至於卷二圍繞「歷史專題」,佔三成分數,題目涵蓋析論五四運動倡導者的主張、唐代長安城特色、唐代府兵制、南北朝佛道之爭,以及中國建國初年不同保障婦女權益的法規等。
有題目「翻炒」 教師指內容大路
天水圍香島中學中史科主任張沛揚分析,今年試題內容可謂大路,部分課題更曾見於去年試卷,包括秦代內容、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和中國外交。他提及,有題目問新中國建國初年的建交情G,附以海報展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打倒美帝!打倒蘇修」等標語(見圖)。張表示,考生要按資料分析各年代中美關係,從出題可見試題沒迴避課程內容;他又說,外界有聲音批評中史試卷「唔提中共施政」、試題有迴避之嫌,但他相信今年試卷可反映並非這回事。
「押重注溫一邊」難高分
張指出,中史科連續兩年修訂評核大綱,不設必答題,雖然考生策略上可在古代史或近代史之間「押重注溫一邊」,但料該些考生只是容易及格;他說,由於不少題目的分數分佈細碎,由以往25分一題,至今年不少題目只佔一至兩分,故他認為有志取高分者,應該不同年代的課題也「溫得廣、溫得細」,學生亦不應抱僥倖心態,忽略已出過的試題。
張沛揚認為今年試卷對考生背誦史實、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均等,「幾乎好多題也有闡析、闡釋、分析等字眼,不止考你背書」。整體而言,他認為兩卷與去年程度相若,但與早年DSE中史卷的程度相比,則屬較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