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圖說:波羅的海的女兒——赫爾辛基
【明報專訊】「形態必須要配以內涵,而內涵必定要與大自然相連。」這是芬蘭建築大師Alvar Aalto的經典語錄,也與他的事業根據地赫爾辛基有相通之處。位於芬蘭南部、由海島組成的赫爾辛基,土地與海洋合而為一,交織許多與海相關的故事,也滋養出豐富的藝術氣質。這次「道聽圖說」從海洋走向陸地,細看這座被稱為「波羅的海的女兒」的城市。
■基本資料
赫爾辛基(Helsinki)是芬蘭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該國南部沿岸地區,面向芬蘭灣,對岸為愛沙尼亞共和國首都塔林。赫爾辛基人口約130萬,各個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她往往名列前茅,更曾登上榜首。根據網站Culture Trip 的評論, 赫爾辛基適合居住的原因包括齊備的基建設施、低罪案和貪污率、優良的社會文化生活等。文章又指出,雖然赫爾辛基的居住成本、樓價高昂,但因為生活質素高而「物有所值」,而且當地政府亦有為無家者提供房屋,讓他們不至流落街頭。
因俄烏戰爭,赫爾辛基的名字最近亦在國際新聞中出現。如2月底全球多地舉行反俄反戰示威,除悉尼、日內瓦、紐約等城市有人舉行支持烏克蘭的集會,俄羅斯鄰國芬蘭亦有數以千計示威者在赫爾辛基集會高喊「俄羅斯滾!」(Russia out﹗)、「打倒普京」等口號。出訪歐洲3國的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於4月初抵達芬蘭,與芬蘭外長哈維斯托(Pekka Haavisto)在赫爾辛基舉行記者會,譴責俄軍針對烏克蘭平民的暴行。
海上碉堡
18世紀時芬蘭曾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當時瑞典與俄國交戰,失去相當多的軍事據點,亦因此意識到強化芬蘭防禦力的重要。1747年瑞典國會通過議案,在芬蘭興建海軍據點和防禦設施,並在翌年動工興建瑞典城堡(Sveaborg或維亞堡、Viapori)。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野心勃勃的海上防禦設施足足花了40年才建成,與最初預期的4年相差10倍時間,當中更經歷了不少設計改動,到最後也算不上是完成作。
19世紀初,瑞典王國再次與俄國開戰,即使擁有這個新建的軍事設施,最後瑞典還是很快投降,維亞堡因此落入俄國手中。惟俄國缺乏資金,維亞堡日久失修,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碉堡才得以復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至1918年),維亞堡成為俄國防禦要塞——地理上維亞堡位於芬蘭灣近波羅的海出口處,而俄國則位於芬蘭灣盡頭,代表若西方國家攻擊俄國,維亞堡就是前線戰場。
一戰後,芬蘭正式獨立,維亞堡也重新命名為Suomenlinna,意指「芬蘭的城堡」。直至上世紀1970年代,芬蘭堡一直作軍事用途,後來政府將軍事相關單位撤出,該處正式結束其作為海上防衛設施的使命,且在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島上與軍事相關的設施只有海軍學院,其餘部分地方改建成民居,更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從赫爾辛基市區可乘渡輪前往。
從極簡主義到斑駁色彩
赫爾辛基由315個島嶼組成,分為60個區域,當中中央商業區為Kamppi,該區也是赫爾辛基設計區域和芬蘭音樂集中地,音樂廳和表演場所林立。藝術是芬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說海洋是貫穿赫爾辛基的重要元素,藝術在這個城市的存在感也不遑多讓。
有「北歐現代主義之父」之稱、芬蘭建築大師Alvar Aalto(1898-1976年)所設計的芬蘭地亞大廈(Finlandia Hall)是赫爾辛基主要地標之一。1962年,赫爾辛基市政府任命Alvar Aalto設計一所包含音樂廳和會議廳的建築,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雖然建築在接近10年後的1971年才落成,但不少細節在最初的設計圖已經可見。芬蘭地亞大廈按計劃成為芬蘭一線國際會議場所,在1975年,32國元首齊聚於此,簽署《赫爾辛基協議》(Helsinki Accords)。芬蘭地亞大廈整體呈純白色,有評論認為Alvar Aalto的設計即使在北歐陽光不足的冬季仍可帶來大自然的喜悅感。
文:鄭寶欣
圖:鄭寶欣、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