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手動隱藏資料防起底 限時動態功能助減風險
【明報專訊】社交媒體用戶一般可透過電郵、電話號碼搜尋其他用戶,私隱專員公署檢視的10款社交媒體中,Skype和YouTube均預設隱藏用戶的年齡及電話號碼,其他則預設公開年齡、位置、電郵或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發布內容的自主權方面,facebook、LINE、WeChat和YouTube都容許用戶向特定對象、按預設組別如「公開」和「朋友」等發布內容,且可在發布後再修改有關內容的私隱設定,但部分媒體如Instagram(Ig)和Twitter未有此功能,若用戶希望修改已發布內容的私隱設定,只能刪除內容。除LinkedIn、Skype及Twitter外,其他媒體均有提供限時動態或信息功能,已發布內容可在指定時間內被系統隱藏。
Ig Twitter發帖後不能改設定
公署提醒,用戶在社交媒體公開的個人資料,均可能被互聯網搜尋器或電腦程式蒐集及備份,甚至落入黑客手中作非法用途或被人用作「起底」,建議用戶加強個人資料私隱設定,限制公開披露及被第三者搜尋其個人資料,又建議考慮在私隱版面設限制,令其他用戶無法隨意搜尋自己的檔案。公署表示,不少「起底」個案都由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資料彙集而成,認為利用限時動態功能有助減低用戶個人資料被濫用風險。
LINE Skype政策用字含糊
公署同時檢視各社交媒體私隱政策是否易讀,包括用字是否清晰具體、有否採用圖片或短片輔助說明,結果顯示Twitter、WeChat和YouTube的私隱政策易讀評分最高,未獲滿分的社交媒體主要欠缺以圖片、表格或短片輔助,其中LINE和Skype在蒐集用戶個人資料、個人資料保留政策或轉移用戶個人資料至第三方等部分用字較含糊籠統,例如有社交媒體只列明「依據適用法規及公司規定將個人資料保留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