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前檢1200萬元毒品 拘39人
【明報專訊】鑑於疫情下網上販毒有上升趨勢,加上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警方上周二(15日)起一連5日在各區展開打擊毒品行動,檢市值1200萬元毒品,拘捕33男6女,年齡16至56歲,包括8名學生。
包括8學生 網上販毒轉低調
警方留意到近日利用社交媒體販賣大麻趨增,透過連串放蛇及網上蒐證,毒品調查科聯同港島總區、新界南總區刑事部及特別職務隊人員展開「沙鷗」行動,一連5日搜查全港多處地點,包括一個製毒工場及利用輕型貨車作毒品快餐車的流動大麻儲存倉庫,共檢獲約23.3公斤各類型毒品,包括大麻花、大麻草、大麻油、冰毒、海洛英、氯胺酮、賽洛西賓蕈類(俗稱「迷幻蘑菇」)、麥角酸二乙醯胺(俗稱LSD迷幻藥),毒品以透明封袋包裝,部分亦包裝成零食、茶葉掩飾。另亦檢獲一批毒品包裝工具和吸食工具。
行動中共檢獲1200萬元毒品,拘捕39人包括8名學生,當中5人被落案暫控製毒或販毒罪,案件已於觀塘或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其餘被捕者獲准保釋候查,12月下旬至明年1月須向警方報到。
警方今年暑假曾針對透過社交平台兜售毒品,毒販常以「420」、「Smoke」、「Stoner」等大麻術語為搜尋關鍵字。警方今次發現毒販已轉趨低調,少有列明大麻價錢及重量,僅以私訊方式與買家交易,惟仍以不同方式美化大麻,包括聲稱吸食大麻比快餐店食物更安全、利用卡通人物暗示吸食大麻輕鬆無害,甚至張貼衣著性感的女子相片吸引買家。
首10月拘390涉毒青年 增一倍
毒品調查科警司鄒旺忠表示,今年首10個月涉及毒品案件被捕的21歲以下者共390人,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倍,當中86人報稱學生,比去年增加55人;涉及大麻案件的則有155人,佔年輕被捕者約四成,反映涉及毒品罪案的被捕青少年有上升趨勢。根據禁毒處資料,今年首三季吸毒人數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4%,但21歲以下則上升一成,其中大麻為青少年最常濫用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