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想法更前衛?古人的觀天術
【明報專訊】不管東南西北,遠古萬年前或是現今,人類對宇宙的嚮往與好奇由來已久。古時人們沒有任何探索太空的科技,但他們亦盡力認識太空,想盡辦法打開宇宙的秘密。古人對太空宇宙的探索成果,今天看來可能有點荒誕,但這就是當時人賦予天文奇觀的一種意義,有些想法或許比今人還要前衛。
吾嘗見UFO矣
我們不時在報章或社交媒體上讀到疑似有不明飛行物體(UFO)出沒的消息,UFO是否存在言人人殊,在清朝末年,就曾發生一件驚人事件——赤焰騰空事件。畫家吳友如的畫作〈赤焰騰空〉(圖b),畫了大群人翹首踮足擠滿在朱雀橋上,爭相觀看飄浮在空中的圓形物體。畫上題字寫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城南,偶忽見火毯一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題字中吳友如更分析此物應不是流星,因流星一閃即逝而此物非也;又根據風向與飛行方向,不以為是小孩所放的天燈;更記錄有個老人說此物從南門外飛來,並發出微聲。種種[象令人懷疑,莫非當時人們所見的就是UFO?
天地是方是圓
「地球是圓」對於現今的人彷彿是句廢話,但古人一直以為地球是平的。古印度神話中對宇宙的想像,就是一隻巨大的烏龜背上載茪T隻大象,大象馱茪j地。而《宋書》提及「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蓋天,三曰渾天」,指中國古代有三種宇宙觀說法:
宣夜說:主張天沒有任何形體,日月星辰自然地飄浮在空氣中,遵循各自規律。
蓋天說:《周髀算經》「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晉書.天文志》「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即天就像個大碗,蓋住棋盤一樣四方的大地。
渾天說:《開元占經》引張衡《渾儀注》曰:「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埵酗禲C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即天下就如顆雞蛋,天與地像蛋殼和蛋黃,天包茼a如蛋殼包茬J黃一樣。
天有異象,大件事!
古人相信天象,萬物皆由「天」掌舵,帝王對天象尤其重視,以為天命,篤信天象和人世間有緊密關係,天人合一。《易經》「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說的就是天象的變化,顯現吉凶禍福,視之為天給人的啟示。《晉書?天文志》云,太陽是君主的象徵,若君主有過錯,上天表露凶兆警示,而日有異象徵示王權衰落,國有動亂。除了觀日以見吉凶,月亮亦被視作一種徵兆符號,《宋史?天文志》「月變色,為殃;青,饑;赤,兵、旱;黃,喜;黑,水」,月亮變青色預示饑荒,紅色象徵荍L災及旱災;黃色即代表安逸,黑色則意味水災,科學解釋「血月」其實是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都吸收掉,只剩紅光得以穿透,大氣層將紅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會呈暗紅色。
來自星星的傳說
宇宙浩瀚,滿天星斗,古代西方人把位於太陽在天空的移動軌[(黃道)之上的12個星座命名,合稱為「黃道十二宮」,有獅子宮、人馬宮等。中國古時亦有為星星命名,除了最為人熟悉的有牽牛星和織女星,亦有個關於參星與商星的傳說。《左傳》記載,五帝之一帝嚳有兩個兒子,長子叫閼伯,次子名實沈,他們水火不容,常動干戈。帝嚳唯有把二人分隔異地,把閼伯遷於商丘,實沈遷於大夏,分別管理商星和參星。二星在星際中一升一沉,此出彼沒,兩人的位置分開遙遙兩端,永不相見。杜甫〈贈衛八處士〉寫給知己衛八,抒發朋友難得一夕相會,卻要匆匆難別的感慨。首句「人生如不見,動如參與商」,比喻他們如參星與商星般各分東西、人生聚少離多的感傷。
觀天計算日子
「7月24日」、「8時18分」等是現代人用來標示日期、時間的方法,古人則以觀察日月星辰來計算日子。一晝一夜為一日,一春一秋為一年,古人對四季已有一定的認識,在農業為主的社會,天氣顯然更為重要。古人設二十四節氣(如春分、冬至等),節氣反映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如「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雨水」代表天氣漸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農民就能依照節氣安排農事。北斗七星更是一好工具,古籍《鶡冠子》「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觀察北斗七星定四時,分寒暑。常聽到初十五能看見滿月,古人以月相圓缺定月份,例如初一為新月或朔月,天空看不到月亮;初七可以看見半月。這些方法,不得不讚歎古人的智慧,從古沿用至今。
中國天文第一人——張衡
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明了人類歷史上首台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用作觀測外太空,推翻了許多當時的天文觀念,並解開多個謎團。西有伽利略,中國亦有張衡,同是對天文有重大貢獻的偉大人物。張衡出生於東漢時期,發明了偵測地震的候風地動儀,他在數學、天文、地理等範疇亦有出色表現。《後漢書·張衡列傳》記載安帝聽聞張衡善術學,授予他擔任郎中,後任太史令。太史令是主管觀察日月星辰的官員,張衡有系統地觀測天體宇宙的演化,「作渾天儀,著靈憲、筭罔論,言甚詳明」。《靈憲》中更解釋月光的原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敝」,指出月光是反射太陽的光形成的,可見早於接近二千年前的張衡,對地球太陽月亮星宿的關係,就已理解透徹。
文:何雋彥
圖:中新社、路透社、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