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由於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該區的仁信里、裕民坊等先後遭清拆。社區媒體「活在觀塘」曾在2013年舉辦仁信里導賞團和巷角足球賽,帶市民走訪老舖,感受舊區的人情味。圖為市民在巷尾踢西瓜波,重拾童趣。
放大
 
「城西關注組」由數名西環居民於2014年成立,希望連繫街坊,關心社區發展及規劃,並曾獲資助出版數期社區報《好西里》。圖為「城西關注組」兩名成員。
放大
 
香港電台的「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為社區、非政府機構及弱勢社群提供廣播平台。從2019年1月至4月的節目表可見,節目涵蓋少數族裔、環保等主題。(香港電台網頁截圖)
放大
 
《大坑東之聲》
放大
 

其他新聞
摘星拆解﹕年輕人北上消費熱潮
新年走遍大江南北
國有特色﹕不同省市如何過年?
新聞焦點﹕不止中國慶豬年?
新聞焦點﹕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火星庫﹕民眾參與「社區媒體」重視非主流聲音

【明報專訊】隨茠壎瘣C體在香港普及,網上相繼出現不少以社區為本的公開群組和專頁,例如「西環變幻時」、「大埔谷」等,讓街坊或關心當區的市民交流社區資訊,記錄日常生活點滴,討論社區發展以至公共事務等。其實社區媒體不是新概念,香港早在大約40年前已有具規模的社區報,世界各地也有眾多具體例子。若要明白「社區媒體」背後的理念,我們就要了解它的發展歷史。今次小火子會跟各位地球人介紹「社區媒體」的概念、功能和社會意義,再簡述香港社區媒體的發展軌[。

■瞬間看地球

社區媒體的意義

簡單來說,「社區媒體」是為特定社區或社群(community)服務的傳播平台,該社區或社群可以是根據地理位置劃分,也可以按照共同興趣、利益、價值信念等來定義。「社區媒體」的實踐和相關研究始於1970年代的歐美社會,當時大氣電波被主流商業和國營媒體佔據,即使是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的公營廣播,也無法照顧喜好、需要和價值愈趨多元的現代社會,特別是弱勢社群的聲音。起初,社區媒體主要以另類報刊為主,隨茪漺攝錄機和有線電視面世,社區電視和社區電台在不少歐美地區興起。

讓弱勢群體表達自己

除了服務特定社區或社群,社區媒體的特色還見於兩個關鍵詞:開放存取(open access)及參與式製作(participatory production)。前者即社區媒體要盡量讓聽眾不受科技甚至是語言阻隔,讓他們可以主動接觸其生產的內容。內容製作方面,社區媒體會向觀眾或聽眾提供回饋意見的機制,以改善內容質素,甚至讓所服務的社區大眾可以參與製作,更真確地反映意見和想法。因此,社區媒體有為普通人充權(empowerment)的重要功能,特別是讓常常被主流媒體誤解、飽受偏見困擾的弱勢群體有機會表達自己。

改變媒體生態的社會運動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思考「社區媒體」的社會意義。首先,從深化民主價值的角度看,社區媒體除了在內容製作和接收過程體現參與式民主的精神,它同時扎根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在政府和市場之間扮演相對自主的公共傳播的角色。其次,在部分發展中國家,社區媒體更能夠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例如非洲某些地區的鄉村電台,不單提供重要的生活資訊,更擔起教育當地人民的重要角色。最後,有社區媒體製作人認為,社區媒體其實是在挑戰和抵抗主流媒體的運作方式和意識形態,敘述被主流媒體邊緣化的人和事,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場改變媒體生態的社會運動。

■火星百科

香港的社區媒體

在香港,社區媒體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其中《大坑東之聲》創刊於1973年,由居民自發創辦,其出現源於當年大坑東面對嚴峻的居住環境問題。這份讓街坊表達意見的刊物曾於1987年停刊,直到2010年復刊,並增設網上電台。現時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實習刊物《大學線》,前身《新沙田》也是地區報。

城市發展主宰興衰

除了由居民自發和學生辦報,香港不乏較具規模的社區報刊,例如1976年發行的《地區星報》早年曾獲區議會資助,覆蓋全港十八區。近年的例子則有由香港電台策劃的「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為社區人士、非政府機構及弱勢社群提供廣播平台,「旨在為社會帶來廣泛增益,包括多元意見、多樣文化及社會共融;彼此尊重、社會同理心及公民意識;創意、獨特意念及人才培育;社區參與」。

香港社區媒體的興起和沒落,往往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地區星報》因反對聲音而失去政府資助,一度經營困難,但隨虓s市鎮及社區經濟的發展,該報吸引不少地區商戶落廣告,某程度上保存了它的生存空間。可是,城市發展令交通網絡愈見便利,跨區上學、工作和消費成為常態,香港人的生活經驗不再受限於個別地區,地區報的經營愈見困難,這促使《地區星報》在2006年「賣盤」予星島新聞集團,變成以香港五大區劃分的《星島地區報》。

舊香港情懷再現

各項市區重建計劃改變不少香港舊社區的原來面貌,在城市發展和社區保育的拉扯之間,不少網上社區媒體平台應運而生,例如facebook群組「西環變幻時」及專頁「活在觀塘」均始於對重建問題的關注。此外,隨茩輕鉿b1970、80年代經濟起飛,不少市民從公共屋h遷居私人樓宇,鄰居之間互相幫助的文化逐漸減弱,人們產生疏離感,故不少香港人希望透過這些網上社區媒體重塑昔日舊香港的鄰里之情,甚至共同解決區內問題。共乘平台「大埔街坊泥吽v便是針對新界區的交通問題,推廣社區共乘風氣,嘗試打破人際隔膜。平台創辦人更在2016年開發了應用程式「By The Way街坊泥吽v,推動跨區共乘。

除了城市化,近年香港的社區媒體發展也與公民政治參與有關。2017年獨立媒體(香港)推出「社區新聞眾籌計劃」,資金用作訓練社區新聞記者,一方面在香港各區籌辦社區報,提高大眾對社區的歸屬感,另一方面向街坊提供監察區政的平台,在社區層面體現由下而上的參與式民主精神。

■知多點

社區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社區媒體對於確保媒體多元化及言論自由至關重要,而且是民主社會的指標。它們更關注當區的事件,並推動公共平台討論。

UNESCO透過培訓活動支持社區媒體發展,例如地方電台的項目,以提高農村及偏遠地區人口獲得教育、自我表達和交流的機會,使社區人士可掌握當地的發展,並能夠就各項主題公開表達意見及討論。

受益於UNESCO的地方電台項目,坦桑尼亞恩戈羅恩戈羅(Ngorongoro)地區的Loliondo FM電台可向當地民眾提供有關女性割禮及強制婚姻的信息,包括可以向誰、去哪兒求助,協助眾多女孩。UNESCO媒體發展事務負責人Mirta Louren?o說:「我們可以借助廣播向處於危險境地的婦女和女童傳遞信息,改變人們的觀念,讓女性了解應有的基本人權。」

UNESCO於2015年通過《社區媒體可持續建議》,表示各國政府及組織應透過政策推動社區媒體長期發展,包括法律承認、公平獲取頻譜及許可證、可持續資金來源等。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社區媒體和主流商業媒體的功能有何異同?

(2) 你對社區有什麼想法?會否想成為專業的社區記者,為自己的社區撰稿?

(3) 假如你是社區媒體的製作人,希望作品包括什麼內容和資訊?

文:鍾曉烽

@火星媒體 Mars Media Academy

[通通識 第563期]

 
 
今日相關新聞
火星庫﹕民眾參與「社區媒體」重視非主流聲音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