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說過「教育即是生活」。上次筆者和大家分享過日本的環保教育經驗,當地學生身體力行在學校透過清潔、回收和種植活動實踐環保。從中大家可以看到,體驗式學習對社會公民意識發展的重要。那麼在香港的校園和生活中,我們又可以如何實踐「環保即是生活」的理念呢?筆者嘗試以廚餘及剩食議題為例,看看個人、學校、社區和社福組織,如何可以做好環境教育工作。
根據環境保護署2016年的統計數字,本港於堆填區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的最大來源是廚餘,佔整體棄置量三成半。都市常見的廚餘包括兩大類,分別是工商業廚餘及家居廚餘,前者約佔三分之一,主要來自飲食業相關的工商企業,例如食物製造廠、食肆、快餐店及超級市場等;家居廚餘則佔餘下三分之二。故在減少廚餘方面,同學和學校都可以下一點工夫。
現時不少學校採用留校午膳的政策,少則只於部分初中班別實行,多則全校留校午膳,數百人一起進餐後,產生的廚餘量可能超越一所食肆於午餐時段的廚餘。若由飯盒供應商提供包裝午膳,更會產生大量即棄餐具和垃圾。就算食物以可重用的餐盒盛載,也要面對飯盒可能存放過久的問題,溫度和味道受影響,同學的進食分量或因而減少,間接產生更多廚餘。
將廚餘分解成有機肥料
數年前,筆者任教的學校針對廚餘問題,透過申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學校現場派飯項目」,安排午膳供應商每天在現場煮食,並在供應午膳時,按學生需要分配食物分量,減少浪費。項目令學校每日毋須使用約400個即棄飯盒,並減少廚餘。學校早前更進一步引進廚餘處理機,可將廚餘於24小時內分解成為有機肥料,並將肥料用於種植項目,製造了飲食的循環,並實現廢物在地處理。學校亦鼓勵同學參與政府舉辦的「惜食香港運動」,透過簽署「惜食約章」、公布廚餘紀錄數據及班際減少廚餘活動等,從源頭減少廚餘。
另一方面,並非所有棄置到堆填區的廚餘都是垃圾,當中有部分其實是可以「拯救」的剩食。剩食是在食物生產的過程中,因為外觀、生產過剩或時效問題而被棄置的食物,例如有標明最佳食用日期的包裝食物,當它在商店中公開發售,一旦接近甚至超過標示日期,命運便只有被丟棄。剩食過多也反映全球的糧食分配不均問題,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G》報告,估計2017年全球約8.2億人糧食不足,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FAO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被丟棄或浪費,佔整體供應量三分之一。而發達地區如香港,根據政府數字,2016年也有逾135萬貧窮人口,部分兒童未能負擔每日三餐。
食物回收可結合扶貧
為了讓學生親身體會及協助紓緩糧食資源分配不平等的情G,筆者的學校和社區商戶及社福機構合作,以「回收剩食,減少浪費」為題,舉辦食物分享大使活動,組織學生到附近街市、超市及麵包店回收剩食,食物經分類和初步處理後,分派到天水圍的基層家庭或獨居長者手中。
大家就讀的學校未必有剩食回收活動,但可以參觀社福機構惜食堂在深水鶞滿u粒粒皆辛館」,當中的展覽可以讓學生了解惜食冷知識,以及香港以至全球的食物浪費及飢餓問題,展覽更設有體驗區,參觀者可以親手處理機構從街市回收的剩菜,為深水鶞幫炩滌騝Ёぉ鳩驉C
上述不同機構組織的活動可以讓青少年實踐對社區的關愛和長幼共融,同時讓學生從消費者角度省思,進一步探討食物回收與社區扶貧的關係,一舉兩得。
■知多點
逾八成半港人 每餐有剩食
世界綠色組織(WGO)曾就港人飲食習慣, 委託調查公司訪問505名18歲以上香港市民,2017年12月公布結果,發現雖有七成受訪者表示會因丟棄食物感到內疚,但仍有逾八成半人每餐均有剩食。另外,86%受訪者在家每周都會丟棄未變壞食物,當中有五成人因「食剩」而直接丟棄,有三成人僅因食物不美味而丟掉。調查顯示,市民不清楚「此日期前最佳」及「此日期或之前食用」的分別,有52%受訪者以為食物過了「此日期前最佳」標示的日期便不可再食用。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出,食物如零食、餅乾和罐頭食品於最佳食用日期後的一星期至一個月內仍可食用,但需要仔細判斷有否變壞。他指出,德國已把糖、鹽、醋等可長久保存的食物的最佳食用日期除去,以減少浪費,建議港府參考。
文、圖: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及公民教育主任 洪昭隆
[通通識 第5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