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改革開放40年,早年全身到內地打拼的方氏基金會主席方黃吉雯親歷其境。她說,改革起動時阻力重重,直到鄧小平1989年要求退休、1992年南巡才開始有突破,真正轉捩點則是朱鎔基任副總理後,一錘定音啟動國企改革。她形容,國企改革瘦身有如大工程,審查帳目更遇阻,最終一步步見到上市後國企獲注資、整體上市,以至連帶證券商包銷商上市,過程既漫長又令她回味,最終見證中國從無到有。她相信這段經歷可為新一代港人帶來啟發。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改革開放頭10年,方黃吉雯說,推進國企改革遇到不少困難,亦感受到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面對很大掙扎。到鄧小平1989年提出退休,更引起內地圈子憂慮改革開放一派轉弱。但隨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確定改革路線,她認為這為改革開放帶來最大突破,鼓勵了四大經濟特區向前發展,給予深圳支持並壯大發展。
國企無競爭長蝕 推動上市瘦身
談到改革開放要紀念的另一人,方黃吉雯認為是前總理朱鎔基。她尤其記得,朱鎔基1987年調任上海及後出任市長,當地發展勢頭不俗,其後升任至副總理茪漹懦i經濟改革。「當時國企只按指標運作,照顧人民由出生到死亡期間生活的一切,處於蝕本經營、沒有競爭、大負擔狀態。」同時國企常出現欠負銀行、銀行欠財政部的三角債,欠缺效益,民間則面對徵稅的困局。朱鎔基當年一力推動國企上市,要求國企在財政及會計制度要得國際認可,同時要求官員多接收信息,了解外國稅法,幫助改善內地稅收機制。她說由當時起,八大會計師行茪滶磪爣b目審計,引入國際會計制度,開始讓國企令人了解、認同及相信。
帶動稅制會計法律改革 接軌國際
正由於國企有如「大笨象」,虧損甚為普遍,方黃吉雯指出,當時需要落手改革及瘦身,將賺錢及最好部分分割出來,讓別人易些了解運作。原有由國企承擔的醫院、學校等轉由社會承擔。她形容:「這有如大工程,尤其將部分業務撥出時,單是如何分配工人到不同單位工作、下崗和提早退休,產生了很多爭議。」國企落實上市同時,因應成立合資企業讓外國人佔股,亦帶動合資企業法律的制訂,繼而再推出涉外民事關係相關法律,令外資參與組建合資企業及制訂合約時獲更清楚解釋,在非例外情G下,可引用外方而非內地法律規範合約。
稱病藏資料 核查國企常遇阻
不過,籌備國企上市時,核數過程不無障礙。方黃吉雯回憶:「每個地方均不想我們核查,又說負責人病了,甚至將帳目及資料收起。」相比在港處理準上市公司只需派6至8人核數,內地則要派一隊人,甚至涉及120人;而籌備上市往往需9至12個月,要不少人力物力,核數工作自然落在大型核數師手上。後期不少國企上市後,內地有意見認為這只純給外國人參與投資的公司,因此演變成國企將原先質素欠佳的業務撥離後也推進改革,最終國企研究整體上市。
另外,內地成立證券交易所,1995年建設銀行與美資摩根士丹利及香港興業創辦人查濟民合作籌建首家中外合資券商中國國際金融,內地包銷商及證券行陸續組建並上市,中國資本市場因而愈來愈有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