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背景資料
政府2016年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預計香港至2046年仍欠缺至少1200公頃用地發展。為研究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7年9月委任規劃、工程、智庫、學術等專業界別代表,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
小組2018年4月至9月展開公眾諮詢,了解市民對填海、發展棕地、開發郊野公園等18個土地供應選項的意見。小組合共收到逾6.5萬份書面意見,另有逾2.8萬份網上及實體問卷,又用電話訪問約3000名市民。據悉18個土地選項中,大多獲逾半支持,包括發展棕地、粉嶺高爾夫球場及填海。
特首林鄭月娥在同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大嶼山水域填海逾2100公頃,當中1700公頃來自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的4個人工島,面積相等於三分之一個九龍,可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七成為公營房屋。
林鄭月娥稱香港的成功依靠多年來填海,填出土地建成新市鎮、金融區和新機場等,又說目前填海技術先進,保證不會傷害生態。
多個環保團體包括綠領行動、綠色和平、綠惜地球及環保觸覺反對盲目填海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認為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政府應先考慮發展現存棕地、高爾夫球場等。
歡迎同學就以下議題或自選議題發表約300字的個人意見,可連同聯絡方法投稿至living@mingpao.com,獲刊登者可獲明報出版社100元書部C
?社交媒體是造福還是危害青少年?
?如何有效增加港人的捐血率?
?「垃圾徵費是最有效的減廢政策。」你同意嗎?
?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的機遇大於挑戰。你同意嗎?
■填海造地 規劃彈性大(ˇ)
黃灡 李求恩紀念中學 中六
香港地少人多,填海是過往一直沿用的造地方法,它不但帶動香港經濟發展,更滿足香港居民住屋、娛樂及消費需求。中環及灣仔、西九龍等都是成功填海發展例子,透過填海取得的土地分別興建公共及私人房屋、商業樓宇、道路及休憩用地等,可見填海造地對增加香港的土地供應十分重要。
人口增長,香港對土地的需求大增,政府一直想辦法增加香港土地供應。不過,在香港現有土地上覓地建屋很困難,政府覓地規劃時往往面對不同阻力,例如舊區重建、開發臨時倉庫、收回農地時,因為業權分散,政府要說服和賠償市民,無疑增加政府覓地建屋的壓力。相反填海就不用面對賠償居民、收回分散業權等問題。
土地供應最重要是能長遠發展。相比起填海,其他土地供應選項未能提供大面積的土地。填海造地更不用收回私人土地或重置居民,對現有土地用途的影響較小。
填海後新社區的規劃彈性亦較大,例如可興建大型貨運或科技基建設施,製造創業和就業機會。因此我認為填海造地是香港土地供應的唯一出路。
【內容經編輯刪改】
■毋以生態換大廈(╳)
林漪綺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中五
我認為填海造地不是香港獲得土地的唯一出路。無可否認填海造地可以令香港獲得能長遠發展且大面積的土地,但填海顯然不是完美及唯一能解決香港土地不足問題的覓地方案。香港政府大面積填海,必須犧牲珍貴的生態環境,「以生態換大廈」這句話,放在填海覓地上也不為過。
根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目前香港住宅土地短缺為230公頃,要解決此問題,可考慮收回棕地及舊區重建。棕地地皮面積較大,亦較少保育問題;舊區重建則可重新規劃舊區,地盡其用,亦可乘機拆卸危樓,保障市民安全,可謂一舉數得。
除了填海,香港還有不少方法增加土地供應,若以滿足房屋需求為名,無盡頭地填海造地,人類只會為消耗大自然資源而付出沉重代價。既然現時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何還要執著於填海?
【內容經編輯刪改】
[通通識 第5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