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元朗朗屏h「榮興中西藥行」駐診註冊中醫石昭榮,去年底處方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的藥粉,64歲老婦服藥後急性肝衰竭,衛生署事後檢走9款藥粉調查,並檢獲一批受管制西藥。化驗結果顯示,8款藥粉樣本含未標示西藥成分,包括服用過量可致肝受損的「撲熱息痛」,餘下1款仍在化驗。衛生署呼籲曾向石昭榮求診者,切勿使用其處方的8款藥粉。 衛生署籲停用 石昭榮早前向本報表示,藥粉是在打磨機「溝到」西藥成分。石涉嫌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製造及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以及非法管有抗生素,觸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及《抗生素條例》,衛生署完成調查後會徵詢律政司意見。 含撲熱息痛 過量傷肝腎 化驗結果顯示,8款藥粉樣本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其中標示為「自製藥粉」和「退熱散」的藥粉含有「撲熱息痛」;而標示為「鼻敏感散」及「皮膚散」的藥粉,則含有「氯苯那敏」。其餘標示為「咳散」、「補氣潤腸散」、「腸胃散」,以及「開聲特效散」的藥粉,分別含有「二羥丙茶鹼」、「匹可硫酸鹽」、「西甲硅油」以及「地S銨」。 衛生署發言人稱,「撲熱息痛」普遍用作退燒及鎮痛,服用過量可使肝臟及腎臟受損,而「氯苯那敏」常用於治療敏感症狀,其副作用包括昏睡和視力模糊。發言人續稱,「二羥丙茶鹼」用於治療哮喘,可引致不規則心跳、腸胃不適及惡心;「匹可硫酸鹽」則用於治療便秘,副作用包括腹部絞痛或痙攣性痛。「西甲硅油」及「地S銨」分別可改善腸胃脹氣和腹部不適,以及用於治療口和咽喉的輕微感染。 去年底行動中,署方亦檢獲一批第1部毒藥及抗生素,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圇辛」、皮質類固醇「潑尼松」,以及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阿莫西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