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商場、體育館及港鐵備有自動心臟去顫器(簡稱AED),場地一般有人懂操作,以便替心臟停頓而暈倒者急救。不過,本報收到投訴指,有長者在康文署轄下的西灣河體育館暈倒,職員卻稱「無人識用」AED,該長者最終送院,翌日不治,投訴者質疑急救設施變為擺設。康文署回應稱,署方指引,最先到達現場及持有有效操作AED證書的員工,應使用AED施救,但該署未規定場地員工必須取得有關證書。
明報記者 植敏欣 李以莊
投訴者友人送院翌日不治
投訴人劉先生說,本月20日上午11時,他與一班朋友到西灣河體育館打羽毛球,其約60歲的朋友徐先生在開打10多分鐘後,坐在場邊休息,其後起身欲去廁所時,跌在地暈倒,眾人遂找職員報警。劉說,留意到體育館有AED,遂要求職員為徐急救,惟現場只有數名清潔工及一名職員,該職員指,「無人知、無人識用」,眾人唯有等待救護員到場,徐最終被送往東區醫院,翌日早上不治。
AED箱內附急救程序表
劉先生說,他曾於20日下午接觸西灣河體育館主管李先生,李就事件致歉,指人手不足,而AED「幾易用,可由市民自己拿去用」。劉又指,曾到伊利沙伯體育館,留意該處有兩個AED,機外貼上告示,指需由職員使用,若拉出會響起警鐘,質疑康文署旗下體育館標準不一,若場地有配備急救設施卻無職員識用,就令設施變為擺設。
本報記者到西灣河體育館、花墟體育館、花園街體育館,以及伊利沙伯體育館觀察,發現西灣河、花墟及花園街的AED均存放在一箱內,箱子頂部有警號裝置,箱外寫上「opening door triggers alarm(打開即觸動警號)」,箱內有一張突發性心臟停頓急救程序表。西灣河體育館的AED放在接待處附近,花墟及花園街的則放置在球場內。
至於伊館,AED箱外貼上告示「此儀器供曾接受操作AED訓練的人使用」,另在箱內及箱外都附有一張突發性心臟停頓急救程序表。
無規定員工必須取得證書
康文署回應稱,轄下所有水上活動場地在2011年起已設置AED,並在2013年推展至設有動態設施或使用率高的陸上康樂場地及人流較多的文化場地,部分佔地較大的場地,如香港大球場,或會設置多於一部AED,以助遇事者短時間內得到急救。西灣河體育館屬陸上康樂場地,而伊利沙伯體育館屬表演場地,兩者有所不同。
康文署稱設有指引,如發現遇事者心臟停頓,最先到達現場、持有有效操作AED證書的員工,應使用AED施救,但署方沒規定場地員工必須取得有關證書。該署稱,AED一般會放在設有警號裝置的箱子內,打開箱子時會發出警號,通知場地職員提供協助,曾接受操作AED訓練的人,包括場地職員和公眾人士,在緊急情G下,可使用場地提供的AED,此安排適用於伊利沙伯體育館。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