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通識科涵蓋六大單元,學生除了要學會應用關鍵概念、知識,亦要懂得運用時事和生活例子,加上這科範圍廣、內容多,師生一直為追趕課程進度而疲於奔命。因此,有效率地完成獨立專題探究(IES)成了各校師生的目標。或許這不完全符合教育局推行IES的初衷——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精神及主動學習的興趣,但在資源不足的情G下,這是大部分學校的取態。
筆者發現因各校校情各異,不同學校各有策略處理通識科專題探究,聽說有學校是全校教師一起帶領學生做IES,也有學校因兼教教師比較多,有較多人手可協助指導,令每名學生能獲得較多照顧。筆者的學校任教高中的人手較少,只有4名專科及1名兼教的教師任教通識科,每名教師需負責指導較多學生,同一時間有約90多份IES需要跟進,因此較難與學生進行個別面談及指導。
以下是筆者有效率地教授獨立專題探究的兩大策略︰
(1) 整份IES「拆細」教
將整份IES變成「細碎」的功課,分階段修改,讓學生較易掌握各部分的要求,並較易取得成功感。以往曾讓學生一次過完成整份IES,即由撰寫議題背景至議題說明(A至C部分)均一次過在課堂上教授,以及要求學生整份遞交,但發現學生難以專注聽課,畢竟IES對他們來說非常陌生,而且課堂上的講解只流於紙上談兵,學生往往是茪漍i行研習時,才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
因此,教師將每部分的工作「拆細」教授,似乎更有助學生理解各部分的要求,教師亦可以逐小部分收回批改和給予回饋,讓學生及時修正,這也符合當初教育局提倡的「促進學習的評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
↓
好處:可令能力較弱的學生都有動力完成IES,而且他們只要認真聽取教師意見並作出修改,要達到中品或以上的質素應該不難
↓
壞處:教師需要利用較多課後時間批改學生的課業,每部分需要修改2至3次,才可令大部分學生的研習達到中至上品的目標。
(2) 課堂及課後分組學習
筆者任教的學校會提供約8至10個議題供學生選擇,其主要目的是方便教師為他們進行分組學習,例如在課堂上可安排試寫活動,如試寫議題背景,然後再由教師抽出部分作品點評,再安排每3至4名學生一組進行同儕互評,過程中他們可以互相學習,也可留意到其他學生的常見問題。另外,小組學生亦可在課後互相分享資訊,有利學生(尤其較被動的學生)自主學習。
最後,上文提過將研習的各個部分「拆細」為多份小課業,但教師的批改指示對學生而言並不容易理解,因此分組學習的好處是教師可以在課後進行分組指導,而組員之間題目相近,教師較容易利用學生的範例點評課業的優劣,讓能力較弱的學生亦能從中學習,照顧學生在IES中出現的學習差異。
文: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王嘉玲老師
[通通識 第4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