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同學稱,紅外線閉路電視鏡頭不便宜,最後幸得廠商幫助才能找到符合預算的設備。
放大
 
慈幼英文學校同學們搭建的模擬城市甚為搶眼,吸引大人、小朋友的目光,同學們亦借機戳力地解說。
放大
 
何文田官立中學發明的智能煙灰缸可以防止棄置的煙頭燃燒,亦可以淨化煙草燃燒排放的有害物質。
放大
 
(圖4)
放大
 
來自新加坡的陳伊琳(右)和李想(左)遠道而來,望與香港、中國大陸和印度學生交流科學發明的點子。
放大
 
羅范椒芬
放大
 

其他新聞
觀點與角度﹕拆解醫生荒 招招見難處
時事議題 答題指引
德國麵包節 必定塗牛油
一map美食:麵包王國 酸種包夠天然
新聞焦點:第4種顏色 粉紅朱古力面世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通識實踐﹕聯校科學展 盼改善生活

【明報專訊】當科學家似乎遙不可及?其實只要有創意和熱誠,中學生也可成為科學家。一連6日的「第50屆聯校科學展覽」(JSSE)在8月底舉行,展覽以「社群」為主題,有32家中學參加,最終選出23隊參展,另外更邀請到外地院校及本地大專院校參與。展覽期間,《通通識》到場一探這群明日之星如何透過科學服務社群。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燈車易」

作品簡介

運用紅外線攝影機從車廂頂部拍攝車內即時情G,再以電腦程式分析,計算車廂內的乘客密度,並由安裝在月台幕門上的紅、綠、黃三色燈提示車廂的擁擠程度。

助港人「上車」

若在高峰時間乘搭港鐵,相信都經歷過車廂人太多而未能進入的情?;即時趕往另一車廂,車門可能已關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隊伍大吐苦水:「我們4人搭港鐵上學,每次都要等幾班車,上到車更變成人肉三明治。」為疏導人流,方便市民選乘較多位置和舒適的車廂,她們構思出「燈車易」。

隊員蕭靄琳表示,設計以港鐵為藍本,希望向港鐵提交正式的建議書,令設計真正落實。設計中的一部專業紅外線鏡頭需最少要1萬元,成本會否窒礙她們說服港鐵?靄琳解釋:「港鐵正計劃的幕門改良成本上億,更要拆卸幕門重裝;一部紅外線閉路電視雖是一萬,但一半車廂內本來就設有閉路電視,只需在旁邊加裝紅外線鏡頭,改動很少,效益最大。」

隊伍獲計劃書及全場總冠軍。她們自言,以往看到社會問題,會期望他人去解決,現在肩負起社會責任,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社會環境,正如她們在場刊的產品介紹上寫:「希望即使在香港『上車』難,至少,上港鐵,能夠不難。」

◆慈幼英文學校——「指南.巴」

作品簡介

利用壓力和紅外線感應器,計算車上空餘企位及座位數目,在巴士和巴士站安裝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監測巴士位置,再實時傳送到各巴士站,讓乘客了解巴士位置和座位資料

搭巴士有位坐

搭巴士會遇上滿座,有時更要無了期地等待下一班車,慈幼英文學校隊伍構思「指南?巴」,得到全場總亞軍及最受公眾歡迎隊伍。

隊員許譯文指同學上學放學主要靠巴士代步,但巴士到站的時間表不準確,令他們深感困擾;有時巴士滿座,不止累極的學生沒位坐,老人及殘障人士也要站荂A「雖然目前有巴士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具預計巴士到站時間的功能,但仍有改善空間,如加上報告剩餘座位功能,公公婆婆就可上到有位坐的巴士」。

為呈現真實效果,隊伍搭建了一座小城市,模擬巴士行走的情G;系統會向乘客報告巴士的位置;又放置模擬巴士座椅,當有人坐下,系統會運算尚餘座位的數量,「希望透過設計的系統令巴士服務更完善,不需要再乾等巴士,令巴士更親民,更多人乘搭」。

◆何文田官立中學——「灰飛煙滅」

作品簡介

主要分兩部分,先在公共垃圾桶的煙灰缸上加裝超聲波傳感器運作的蓋子,以感應動作,在煙頭投入後自動關上,切斷氧氣防止煙霧散播,也避免煙頭復燃;在煙灰缸中間裝上氣泵,已投入煙頭的煙霧會被抽到另一邊,以化學物料「重銘酸鉀」(Potassium Dichromate)過濾煙霧中致臭的成分「乙醛」(Acetaldehyde)。(圖4)

街頭獲靈感 望改善空氣質素

何文田官立中學隊伍發現,公共垃圾桶煙灰缸上常有仍冒煙的煙頭,為路人帶來困擾,由此得到設計靈感,更在計劃書設計奪季軍。

隊員麥荺婷笑言,隊伍當初對科展主題「社群」茫無頭緒,於是到街上考察,「見到有市民會特地避開垃圾桶或者掩蚖顙哄A有些等巴士、等過馬路的市民更露出厭惡的表情,(隊員之間)發現大家都有類似經驗和感受,就決定針對這個問題」。荺婷指,設計連繫已有的知識,不止是科學,更包括通識,「比如公共衛生環境就是影響健康的其中一項因素,我們的設計希望改善社區空氣質素,從而提升生活素質」。

中五生筠婷與三名隊友同對發明感興趣,希望將來投身科研工作。對香港創新科技的未來發展可有信心?「當然有,香港有不少支援科研的資源,如科學園,相信前景會不錯。」荺婷期望日後可以透過科學,「貼地」改善生活上切身遇到的問題。

◆新加坡代表——吞嚥困難患者智能復健療程

應對人口老化 程式助長者吞嚥

Grade 11的陳伊琳和李想來自新加坡,獲邀到聯校科展分享科研發明,「我們都把吞嚥視作理所當然,但當人老了,肌肉會逐漸變弱,將使這個動作(吞嚥)變得困難。」她們進一步引述數字稱,新加坡到2030年,兩成人是長者,人口老化及因此衍生的健康問題會日趨嚴重,希望可以透過科研推動老年化社會的醫療發展。

新加坡創科發展蓬勃,伊琳和李想亦說:「新加坡正朝智慧城市發展,即使在中學,都有很多有關科技的研究計劃。」是次的參展作品就是二人參與新加坡的中、大學合作交流計劃的成果。復健療程的應用程式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系教授教導兩人編寫。「新加坡的中、大學合作交流科研計劃算普遍,部分新加坡大學會提供各種計劃讓中學生參加。有大約3所大學和其他研究中心都表示有意接收我校學生參加感興趣的研究」。交流計劃並非以上課的形式進行,學生要自行設題研究,有疑問再主動詢問大學的教授,伊琳慶幸能與國立大學合作,形容機會難得。

作品簡介

結合壓力傳感器及智能工具應用程式,訓練吞嚥困難患者做舌頭肌肉及吞嚥運動的物理治療,如把壓力傳感器放到面頰,讓舌頭在口腔內頂壓儀器,以減少吞嚥困難導致消化不良、食物誤入呼吸道等健康問題。程式收集的數據儲存在雲端數據庫,助醫護人員跟進及調整療程。

◆羅范椒芬:社區發掘問題帶動創意

JSSE開幕典禮主禮嘉賓、香港科學園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認為,教育要「令學生可以做一些機器不能取代的工作,如需要創意、社交的工作」,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自我管理及與同儕合作的能力。香港常被詬病不利創科發展,羅范稱,香港只是「好事不出門」,宣傳和推廣力度弱,非遠遠落後,「(港人)一撻荍滮鶠A一做就做得好快」,能「背靠祖國」更是很多地方沒有的優勢,「現在就是推動創科的黃金機會,要積極爭取大灣區、河套區、一帶一路的機遇」。

聯校科展是創科平台

羅范椒芬認為,香港創科發展的問題之一是沒提供成熟的環境讓有潛質的青年發揮,但強調推動創科「不是只靠政府單方面去做」,而是要整個社會共同參與,聯校科展正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我很高興有好幾家學校的參賽隊伍都說會繼續跟進他們的設計,而不是做完、參完賽就算」。

曾任第4屆JSSE籌備委員會主席,羅范椒芬有感「後浪推前浪」,直指今天的年輕人更能夠觸及社會,「他們現在是行入社區,看到什麼就做什麼」。她認為,從社區發掘問題,帶動更大創意,正正就是創科的前景,「(創科)一定要由問題開始,有問題先有市場」,所謂市場指的不止是經濟誘因,更是人們的需要,「創科絕對不是只為經濟,而是服務人」。

■相關概念

社區(community)

創新科技(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團隊精神(team spirit)

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

文:何思諾、鄭秀賢

圖:何思諾

[通通識 第467期]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實踐﹕聯校科學展 盼改善生活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