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重奪公民廣場!」為學聯、學民思潮前年9月26日晚行動的口號,學聯前常委羅冠聰當晚在台上更多次叫喊口號,呼籲市民參加。羅冠聰在庭上自辯、庭外受訪時,多次提到公民廣場別具歷史意義,指政府圍封廣場,象徵不願直接聆聽人民的聲音。 未圍封前多次大型集會地點 翻查資料,位於金鐘添美道的新政府總部大樓於2011年8月起啟用後,政府當時未有圍封總部東翼前地、即公民廣場,其後多次大型集會,包括2012年9月的反國教科運動、2010年香港電視發牌集會,以及2014年《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斬傷後的反暴力遊行都以公民廣場為基地。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曾在網上撰文指出,「公民廣場」4字源於反國教科運動,當時有人說政總令人想去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為牽動支持者記憶和感覺,遂以「公民廣場」稱呼東翼前地,其後更有義工在黑布寫上這4個大字,掛在兩支旗杆中間。 政府於前年7月17日突然宣布即日起在廣場外加設3米高的圍欄及閘門,至9月中工程完成時更為廣場設限,禁止公眾於每日晚上11時至翌日早上6時使用。 羅冠聰在本案自辯時曾為行動解釋,他說政府圍封廣場,象徵不願直接聆聽人民的聲音,進入廣場的行動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訴求的表達,同時亦表達其集會自由的權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