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一直是內地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十二五期間,廣東經濟年均增速達8.5%,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連續27年居全國第一。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昨日廣東人大開幕後,省長朱小丹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廣東的GDP目標為年增長率7%,到2020年全省GDP總值達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最低的經濟發展指標;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也承認,廣東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明報記者 廣州報道
提質量效益 比2010年翻一番
廣東省第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昨日開幕,朱小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十二五期間,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從2010年的4.60萬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7.28萬億元、年均增長8.5%,人均生產總值從4.48萬元增加到6.75萬元、年均增長7.5%。
朱小丹稱,2016年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至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今後5年,廣東省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提高質量效益基礎上實現年均增長7%,到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1萬億元,確保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歷次五年規劃,除了十二五年均增長是8.5%,其餘均超過10%(見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在其微博指,廣東去年增速回到「8」的時代是正常的,高於全國平均數許多。十三五的重點在於提前多少(年)實現全面小康;改革能否有更多的突破,還做不做改革排頭兵;GDP會否被江蘇超過,尤其是近兩年;自貿區能否超越上海,能否整合港澳優勢,打開(一國)兩制政策新局面。
坦言經濟下行壓力大
轉型遇阻
在報告中,朱小丹坦言,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包括內外需求不足,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總體粗放,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凸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等困難和問題。
前日上午,在廣東政協會議上,胡春華亦分析了廣東省的經濟形勢,他強調廣東要負起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責任,平衡增長與結構調整的矛盾,同時要克服經濟下行壓力。
驅動創新 解決區域發展失衡
鳳凰衛視援引胡春華的話指,廣東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主要來自國際市場與國內經濟形勢,以及企業盈利幅度下降快。胡春華強調,廣東要實施兩大戰略,一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支撐的發展模式,創新體系。二是粵東、西北發展戰略。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深圳廣州比粵東西北發達許多,一定要加快解決。
此外,為了確保廣東經濟發展,胡春華指要藉助港澳的優勢。他說,廣東要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對外開放發揮港澳優勢,面向一帶一路,並與歐美合作;對內開放則要抓區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