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位於啟德發展區的「煥然壹居」是市區重建局首個資助房屋項目,本用作「樓換樓」的賠償,其後因為特首梁振英希望紓緩本地的房屋需求而公開出售。單位被稱為「豪版居屋」,設施齊全。不過,在準備開售前,市建局數次改動單身人士與家庭申請準則,引發社會爭議。
■事件背景
市建局董事會於2015年7月通過撥出煥然壹居七成單位即約338伙以市價八折出售,平均呎價逾1.1萬元,是近年最貴的資助房屋。不過初時決定單身人士及公屋住戶等綠表申請人不可買,對象是月入少於6萬元的家庭。行政總監林濬當時坦言,安排冀令初次置業的年輕家庭受惠;主席蘇慶和則指綠表者已受惠於公營房屋資助,明言「任何方案都總有人無份」。
其後,有人向平機會投訴市建局的決定漠視單身人士需求,平機會向市建局查詢,市建局回覆正商議細節。11月,市建局公布不限制單身人士申請,入息及資產上限與家庭申請者看齊,引發爭議,質疑資助房屋竟讓月入達6萬的單身人士申請,有違政策原意。4名身兼市建局非執董的立法會議員聯署,要求市建局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銷售安排。市建局12月修訂細節,單身人士月入上限降至33,500元,資產上限減半至150萬元,二人或以上的家庭申請者條件不變。局方強調新修訂參考房委會的計算方法,法律風險較低。估計約40個開放式及1房單位合符單身人士負擔能力,其中最貴單位為約430萬元的1房單位。單身及家庭申請人維持不分隊申請,機會均等。
■評論節錄
為何單身者可買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市建局非執董黃遠輝:以「公平原則」作考慮
黃遠輝指出煥然壹居放寬讓單身者申請,主要建基於兩個原因,包括之前兩輪的「白居二」單位接獲不少單身者申請,及早前居屋申請反應踴躍,反映單身住屋需求迫切。市建局以「公平原則」作考慮,調整入息和資產上限不與家庭申請看齊。
平等機會委員會:不應因婚姻狀G而被拒買樓
平機會曾就煥然壹居單身人士申請資格向市建局查詢。平機會指出根據《性別歧視條例》,任何人士不應因為其婚姻狀G,在購置房屋時被拒絕。任何為特定群體而設立的公共政策,都需要合理理由的支持,而這些原因亦必須根據數據及事實而釐定。但法例亦可在適合的情G下,容許一些豁免。
解讀
平等機會委員會由市民的權利出發,單身者及已婚者均享平等權利,不應有差別,所以公共房屋政策執行機構(包括市建局)不可只因申請人單身的身分,而拒絕其申請資助房屋的權利。另外,《香港人權法案》第1條確保「人人享有所賦予的權利,不受任何歧視」。《性別歧視條例》亦訂明任何機構均不可因婚姻狀G而作不同的待遇,所以當局不可剝奪未婚者申請資助房屋的機會。
市建局執行董事鄭啟華:考慮法律風險
鄭啟華表示局方一直計算如何「公平齱B公正齱v,已尋求資深大律師意見,若家庭和個人都以同一方式計算,法律的風險較低。
解讀
市建局考慮風險的問題,公平對待各持份者是最保險的做法。不過黃遠輝承認公平之下,家庭若分拆入表是沒辦法阻止。但他認為推售單位數目僅300多個,若設機制審批申請家庭有沒有分拆,行政成本高昂。「分拆入表」引致有言論擔心會出現「一屋無限籤」,如4人家庭中除父母外,如兩名18歲以上子女無持有物業,可各用單身名義入表申請,意味中籤的家庭實際月入或高於門檻的6萬元,而且一個家庭有機會抽中兩個或以上單位,有別於現時公屋分「兩條龍」的政策。現時房屋署處理公屋申請時,「如家庭成員之間存在嚴重且根深柢固的不和,或具其他合理而值得體恤的理由」,房委會才會考慮住戶的分戶要求,以免浪費公屋資源。
■更應幫助家庭申請人
區議員何毅淦:憂減家庭申請人中籤機會
何毅淦一家五口同住私樓單位,曾申請房委會首批新居屋項目但未能中籤。他有興趣申請煥然壹居,但認為市建局應為單身者設限,如限制揀樓次序,滿足真正有需要的家庭申請人。
解讀
按統計處數字,2015年第3季按住戶每月入息少於3萬元的單身人士有約1.4萬人,而月入少於6萬的家庭則有約170萬人。《蘋果日報》報道,市建局早前估計煥然壹居約有10萬家庭申請,即有約435人爭一個單位。而公屋輪候的情G更見激烈,截至2015年9月,本港公屋申請創新高至超過28萬宗,家庭及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各佔約一半。家庭申請最新平均公屋輪候時間要3.6年,超出政策目標的3年,反映家庭房屋需求急切。
■更應幫助單身族
單身人士曾小姐:單身人士難置業
曾小姐月入近兩萬元,現時仍是單身,與家人同住公屋。她慨嘆現時樓市下,像她這類階層既難買私樓,申請居屋又需面對極大競爭,認為政府應推出更多資助房屋,並給予單身者一定配額,「希望買到樓先結婚,毋須因為要先結婚才有機會申請」。
解讀
根據統計處數字顯示,在2014年,全港有超過253萬人從未結婚,今時今日成家立室並非必然。在1986至2014年間,15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女性數目上升61.7%,由約62萬升至過百萬,而男性則上升14.3%,由約85萬升至約97萬。全港一人住戶由佔整體香港住戶的百分比由1981年的15.2%升至2011年的17.1%。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非長者單身人士住屋需要研究報告2015》引用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5年第2季數字,一人入息中位數為8000元。報告認為一般單身人士收入難以負擔本地私樓,單身者住屋需求遂轉向資助房屋市場。不過政府房屋政策未有關顧這批人士,報告指出2014年底推出新居屋單位只有2160個,接獲約13.5萬宗申請,單身人士佔總數58%,但新居屋並未為單身人士設配額。因為房委會的選樓次序方面,家庭住戶較一人住戶優先,故最終留待長者及家庭組別揀選單位完畢後,一人住戶方有機會揀樓,因此,單身人士雖有入表申請機會,但上樓機會微乎其微。
單身人置業有困難,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2015年6月至8月訪問103名20至57歲的非長者獨居單身人士,對於未來10年能否置業,81.4%認為沒有可能,只有4.9%有置業信心。當中有78%表示因為樓價太貴、70.7%表示收入不足以供樓。受訪者當中53.1%認為只有增加公屋供應量才能解決現時住屋問題,55.9%曾申請公屋但只有1.8%曾獲配公屋,反映出單身人士置業困難。
■破壞本地房屋階梯
長策會前成員、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歪曲資助房屋政策
王坤批評煥然壹居的銷售安排變相與私人市場重疊,「它銷售對象的優次是什麼?」他認為以公帑資助高收入市民置業,是歪曲資助房屋政策,開了極壞先例,「市建局的做法似乎進退失據,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跟所有資助房屋的理念都不相符」。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成員鍾樹根:應先幫助夾心階層
鍾樹根出席DBC數碼電台節目時表示,社會房屋政策應先幫助負擔能力較低的夾心階層,亦認同社會愈來愈富裕,應設不同階梯幫助不同人士,但應分優先次序,不要一次便放寬上限至6萬元。
解讀
煥然壹居為市區重建局首個資助房屋項目,原屬自行興建的「樓換樓」項目, 2015年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宣布市建局將撥出338伙改為「高檔居屋」,以市價八折出售。不過,鍾樹根質疑市建局在初期將入息水平限額定於6萬元,又沒有分拆單身人士的申請是優待中產人士。他認為中產人士不算是「夾心階層」,有很多房屋選擇,質疑「點解政府仲要幫助佢]」,認為夾心階層應該是買了樓後,子女讀書也成問題的一群人。鍾樹根認為中產人士有能力自行買樓,而買樓後生活質素也不會受影響,認為政府應該優先將資源分配給更有需要的人士。
王坤亦擔心,市區重建局將申請入息水平限額定於6萬元,是以公帑資助高收入市民置業,更會吸引高於入息要求的家庭分拆以單身申請,形容做法與原有理念背道而馳。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吳家鎚也指出,項目原意是希望將樓換樓賠償方案所剩餘的煥然壹居空置單位出售賺錢,但現時卻弄巧反拙,由本來以家庭本位作優先的房屋政策變成「差不多只要是香港人便可申請」。市建局非執行董事黃遠輝也承認,煥然壹居這類房屋在房屋階梯處於非常尷尬位置,訂價高於居屋但未到私樓市場,明言市建局不適合推資助房屋,他個人意見覺得資助房屋歸房委會提供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