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工程師學會昨日公布公共屋h食水含鉛研究,批評政府水務條例落後,建議增設持牌水喉匠分級制度,按技能及經驗分配工程,確保工程質素,並促請成立跨部門架構監管工程相關的規例。 倡跨部門監管訂喉匠分級 學會早前成立專責小組檢討相關工程監察、條例及水質檢驗方法等。報告指出,水務署部分標準及條例過時,落後於英國標準,如無清晰列明無鉛燒焊標準、認可人士及持牌水喉匠的角色不清等,建議政府成立跨部門架構監管相關工程規例。 本港持牌水喉匠制度只設單一職級,學會認為易導致人力錯配,建議政府為水喉匠訂立不同職級,按工程複雜程度及規模,分配合適資歷及技能的水喉匠,確保工程質素。 批外判易生問題 現時公共屋h水管工程由總承包商負責,再外判工程予分包商,報告批評此種合約模式容易出現問題,建議把水喉匠承辦合約獨立於工程總合約,加強房委署對水喉承辦工程的管理。 學會亦建議政府抽驗俗稱「頭啖水」的隔夜水,以及日常用水的樣本,以全面反映水質。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超志指出,隔夜水雖然較不貼近市民日常用水習慣,但對了解水含鉛源頭具參考價值,反映毒素為最高,同步檢驗可讓居民更安心。 涉事承建商現時擬為食水含鉛超標的公共屋h全面更換水管,領導研究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黃耀新認為,毋須一刀切更換水喉管,應視乎哪個部件出問題再決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