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我是馬拉拉》(60分鐘)
放大
 
《各有國教》(93分鐘)
放大
 
《自己球場自己搵》
放大
 
《世界盃小記者》
放大
 
《Aloha!彩虹擁抱的孩子》
放大
 
《敘利亞的烽火小孩》
放大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高級策劃幹事(倡議及行動)陳文慧(Connie,圖)說希望透過紀錄片,令港人更加了解人權。
放大
 

其他新聞
中外人物﹕屠呦呦獲諾獎 中國女科學家首人
世界公民﹕無國界醫院被轟炸
時事漫話﹕食水含鉛 人人自危
相關概念﹕健康信念模式
通識百科﹕青少年政治參與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專題故事﹕兒童抗爭實拍

【明報專訊】常說香港是福地,但其實地球上還有不少人權利被剝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舉辦的人權紀錄片電影節今年已來到第5屆,以人權教育作主題,例如來自巴基斯坦的女生馬拉拉為爭取上學權利,不惜冒生命危險與塔利班武裝分子對抗;巴西有小孩自拍短片,表達對政府清拆兒童公園的不滿。小孩的抗爭,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第5屆「人權紀錄片電影節」

■日期﹕2015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

■節目、學校及社區免費放映、公眾訂票詳情﹕amnesty.org.hk/web/hrfilm

■查詢﹕2300 1250╱hrfilm@amnesty.org.hk

●人權紀錄片電影節

紀錄片簡介

《我是馬拉拉》(60分鐘)

首部有關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的紀錄片,由她受槍擊講起,回溯她以筆名撰寫網上日記披露塔利班軍權下女生無法上學而被追殺,至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導演透過訪問馬拉拉的父親、同遭槍擊的兩個同學、當地記者等,揭示塔利班暴政下女童無法上學的不公。

《各有國教》(93分鐘)

國民教育科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外國有否類似爭議?海外最極端的「國民教育」或者要數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巴衝突的新聞不時見於報端,兩國為何戰爭不斷?以色列的猶太人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互相憎恨又從何而起?導演走進兩地的學校,訪問教師、學生,發現衝突和仇恨的源頭在課室「承傳仇恨對方」的歷史教育。如此教,如此學,以巴會有和平嗎?

●其他短片精選

同場加映7套短片,歡迎學校及社區合辦放映活動,費用全免。其中3套設社區免費放映,包括講述Jason因喜歡唱歌和演戲而被指是「怪人」的《班上有個怪同學》、沒因貧窮而慚愧的荷蘭少女Nicky在《快樂無窮》談感激所擁有的,及伊朗裔兄弟檔導演拍下3年內追隨全球「非暴力公民運動」如佔領華爾街、阿拉伯之春等「雞蛋與高牆」之爭的《進擊的日常》,記錄各地和平抗爭者的淚水與苦笑。

電影節期間右方4套短片將結集成《小朋友新力量》於戲院播放,均以兒童視角出發敘事。

《自己球場自己搵》

原來希臘也有「土地問題」,有的地區發達,有的則落後無建設,孩子和青少年「冇球場踢波」,唯有在街上踢。4個少年自發「救」自己的社區,收集街坊簽名,拿到議會找市長表達「我要有球場踢波」的權利。

《世界盃小記者》

巴西承辦2014世界盃足球賽,政府花錢興建足球場和配套設施,當地孩子卻因為拆遷等原因失去玩樂地及家園。14歲男童Gabriel化身民間記者拍攝和報道,表達對「我城」的意見,並將影片放上網。短片記錄了他當記者的歷程。

《Aloha!彩虹擁抱的孩子》

夏威夷小六生Ho'onani的性別疑惑與同齡人不同,她覺得自己介乎男女之間,但又沒想過變性。一名已變性的教師陪她度過小學最後階段,教她如何忠於自己的同時,又可和其他同學和平相處,帶出真正的夏威夷Aloha精神﹕做自己、互相尊重。

《敘利亞的烽火小孩》

歐洲難民潮引起國際關注,更登上香港國際新聞的頭條。此片記錄敘利亞9歲女童Nora一家四日三夜逃亡的經歷和餘悸。飄泊異鄉的Nora認識新朋友,收留了一隻小貓,也學會畫畫懷念家鄉。

●用電影補香港人權教育不足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高級策劃幹事(倡議及行動)陳文慧(Connie)認為,很多香港人並不了解什麼是人權。「這個電影節過去都以不同人權問題為主題,例如性別平等、反對死刑等,今年則選擇了『兒童權利』和『教育權利』作主題,因為我們留意到香港其實很缺乏人權教育的渠道。市民如果想知更多關於人權教育的事,不知從何接觸。」Connie說缺乏人權教育會直接影響社會整體發展,「包括關於(爭取)反歧視和平等的運動,因為市民沒有學過,他們根本不了解何謂人權」。

根據國際人權標準,教育除了是知識的傳遞,人權教育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香港,校園內與人權議題有關的教育或只佔通識科「今日香港」單元的一小部分。「國際特赦組織甚至提倡人權教育應獨立成科。中國作為《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簽署國之一,有責任向人民提供基礎的人權教育。」Connie說,人權紀錄片電影節的舉辦,恰恰就是為了填補教育制度的不足,「特別是公眾也能觀看,達到公眾教育的效果」。

Connie說香港市民對世界各地人權被侵犯的情G不甚了解,用電影呈現實G比較奏效﹕「不少香港人都很喜歡看電影,也很喜歡觀賞影展,可是坊間的影展甚少以人權為主題,多以劇情片為主。而且紀錄片較能呈現真相,促使我們舉辦電影節。」為了讓公眾能更確切了解,他們親自為影片配上中英文字幕。

除了公眾放映,電影節亦會舉行校園放映會,「過去幾屆的經驗是不少同學在放映會後紛紛說大開眼界,繼而便想『知多齱z」。Connie認為這是種下了人權教育的種子,同學之後才會有所行動,最終才能改變社會。

佔領「睜開眼」 欠渠道認識世界

2014年香港發生了79日「佔領運動」,震撼全球,亦令不少年輕人覺醒,更加關注人權議題。Connie說「佔領運動」後,參與該組織義工活動的年輕人明顯增加不少,一問之下發現,原來他們都是因為「佔領運動」而「睜開眼」,渴望知道多點外國正在發生什麼事,可是缺乏相關渠道﹕「現今世代資訊確實發達,可是在香港,我們的眼界是否真的能變得更闊?例如媒體受限制,知識亦會對能接收多少信息有影響。在個人能力有限的情G下,國際特赦組織作為一個國際人權機構,我們有責任為青少年提供渠道。」

不能漠視兒童的表達權

今年電影節的選片,以兒童權利和人權教育權利為主題的影片佔大部分,用意何在呢?Connie說﹕「不少人都忽略兒童原來也有表達權利和言論自由,我們可從選片中看到,兒童或青少年如何透過紀錄片去表達自己。」例如《世界盃小記者》講述一個14歲巴西男童,利用鏡頭表達對政府為興建世界盃足球場而清拆兒童遊樂場的不滿。Connie認為很多國家其實都漠視了小孩子的表達權利,「社會首先認定他們是小孩,是不成熟和被照顧者;而政府、教師和父母都是照顧者」,這種「二分法」造成與兒童權利的衝突。

鏡頭轉回香港,「佔領運動」中,14歲女童因用粉筆在金鐘佔領區「連儂牆」畫花而被捕便是一例。「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就是需要尊重兒童為獨立個體,他們的表達權利不應該因為年齡(與成年人有)差距而失去 。」Connie說,香港儘管華洋雜處,但長幼有序的中國傳統仍根深柢固,大人便是權威,小孩沒有發聲的權利。她認為,「我們應該尊重兒童的表達權,從而得知教育制度是否適切,投放的資源是否到位。而教育亦會影響社會的長遠發展」。可能你會說人權教育是一門嚴肅和高深的學問,小孩子未必有能力了解,可是Connie不認同﹕「人權其實只是關於人類應該互相尊重,不要歧視,有各種權利等,都是小孩也能學懂的事。」

●電影節其他主題

國際特赦組織關注不同人權議題,包括言論自由、人權與法治、性別與平等、中國人權和反死刑等。今年的電影節除與人權教育有關的紀錄片外,還包括以下3套﹕

◆《蘆葦之歌》

台灣慰安婦面對生命的態度

◆《殘酷人生》

4個酷刑倖存者發聲

◆《墮胎很難》

中美洲尼加拉瓜婦產科醫生如何看國家禁止一切終止懷孕手術

●《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世界人權宣言》第26條列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應當免費,至少在初級和基本階段應如此。初級教育應屬義務性質。技術和職業教育應普遍設立。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而對一切人平等開放。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應促進各國、各種族或各宗教集團間的了解、容忍和友誼,並應促進聯合國維護和平的各項活動。

另外,根據聯合國《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基於人的固有尊嚴,人類擁有各種權利和自由,而這些權利是維持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中國雖然在1998年已經簽署《公約》,可是因為中國的法律與《公約》中的條文有多個衝突之處,因此一直未生效。香港曾為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是《公約》的締約國之一,故《公約》適用於香港,並在1991年根據《公約》節錄成《香港人權法案條例》。

■相關概念

自尊(self-esteem)

人權(human rights)

同理心(empathy)

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

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ship)

思考問題

1. 你覺得「人權教育」重要嗎?為什麼?

2. 你認為人的各種權利有否優次?闡述你的意見。

文﹕古晨燕、羽思恩

圖﹕古晨燕、受訪者提供

 
 
今日相關新聞
專題故事﹕兒童抗爭實拍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