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早前指香港沒有依法實行「去殖民化」,與此同時「去中國化」死灰復燃,造成巨大內耗,令香港經濟發展被澳門和新加坡拋離,言論引起社會爭議。另一邊廂,郵政署擬遮蓋舊殖民地郵筒上的英國王室「嘜頭」,民間強烈反對,認為不需「二次去殖」。
香港回歸18年,英國統治早成歷史,緣何再提「去殖」?殖民地歷史除了遺留「問題」,還有什麼?
■陳佐洱「去殖民化」言論爭議
由於陳佐洱沒有解釋「去殖民化」究竟包括什麼內容、依據什麼法例,言論被批不負責任。他翌日補充﹕「如跟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發生牴觸而沒加以糾正,就出現未推行去殖民化的問題。」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若陳佐洱認為香港裹足不前源於「沒去殖民化」和「去中國化」,屬「斷錯症」。而陳為何提出「去殖民化」的問題,惹來不同揣測。
分析﹕去什麼殖?
《明報》9月22日的報道引述一名在北京做港澳研究的人分析,所謂「去殖民化」主要有三方面:
1. 按照《基本法》完成主權、政制、政治效忠對象的轉換
2. 在香港社會、教育、政治層面建立國家觀念及認同
3. 與英國保持距離,徹底完成在體制、人心上的割離,不會有戀殖傾向,及至視國家為他者的發展
◆法律層面未去殖?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回歸後本地法律已實行「去殖民化」,如法例條文中「港督」改為「行政長官」。但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陳端洪認為,去殖包括法律、政治和社會文化不同層面,香港仍未就23條立法,反映法律上沒做到「去殖民化」,他認為23條立法是對回歸後新主權的尊重。
◆有人借「戀殖」抗中
陳端洪表示,近年有港人滋擾內地遊客,是社會層面「未去殖民化」的問題。他質疑高舉龍獅旗的人是「假戀殖」,因為他們沒經歷過殖民時期,質疑有關人等借「戀殖」對抗中國,但相信港獨不會成為主流。
◆本土意識 排斥內地?
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認為,陳佐洱口中「應放進博物館卻跑出來招搖過市」的東西應是龍獅旗(港英旗),又指有人堅持外國一套,在政改上玉石俱焚,屬殖民思想。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相信,陳是希望港人反思,因近幾年有港人頌揚殖民地統治的言論、搬殖民地旗幟出來飄揚,衝擊中央政府的權威,排斥內地同胞等現象令內地擔憂,甚至不利「一國兩制」的前景。
民間智庫「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則認為,舞動龍獅旗的人只是發泄情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也強調發表「本土」思想言論的港人「非常非常少數」,中央或前中央官員「應該對香港、港人多一些包容、信任」。
去殖爭議例子
郵筒遮英殖「嘜頭」?
「去殖」引起熱議之際,郵政署建議將舊殖民地郵筒的英國王室徽號遮蓋,劃一套上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另會挑選不同款式的舊郵筒放在歷史建築物內,作為郵政文物供觀賞。民間出現反對聲音,促郵政署擱置計劃。
全港現有59個屬不同殖民地時期製造的郵筒仍在服役,佔全港1148個郵筒的5%,鑄上當時英國君主圖案及皇冠標記,一個徽號代表一個時代、一段香港史。根據民間組織「郵筒搜索隊」的資料,回歸時全港有144個殖民地時代郵筒,即18年來已減少六成。
郵筒搜索隊:已成本土象徵
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認為沒需要抹走殖民地歷史,「郵筒由紅身黑底,變為回歸後綠身藍底已是『去殖』,不能進一步破壞歷史」。他指回歸多年,舊郵筒已是本土象徵。
郵政署:王室徽號不合宜
郵政署指舊郵筒仍展示皇冠標記或英國王室徽號並不合宜,遮蓋標記或徽號並劃一標示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是務求所有街道郵箱即使款式不一,市民仍能識別。署方會以不損壞古郵筒的方式遮蓋有關標記和徽號。
長春社:郵筒屬「活文物」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殖民時代郵筒是本港歷史一部分,其價值在於現時仍在服役,是「活的文物」。若殖民標記被遮蓋或運到博物館展出,只會將街頭文物和市民的生活完全割裂,非最佳保育方式。
學者:斬斷香港史
康文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本地史)蕭國健批評,覆蓋郵筒的英殖「嘜頭」會斬斷本港歷史的延續性,又指「不論你覆蓋幾多個郵筒,殖民地歷史依然存在,倒不如向外介紹這些標記的象徵意義」。
■去殖民化(decolonisation)
殖民統治被視為不平等和不公義的政治制度。二戰後聯合國確立「民族自決」權利,全球殖民地紛紛爭取脫離殖民者統治,建立主權。去殖民化又稱「非殖民化」,即一地的殖民統治者撤走後,社會將殖民政府遺留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影響去除,重新建立本土政治,取得經濟、文化獨立的過程。「去殖」的方法和程度並無理想模式。
香港不是「殖民地」?
中國於鴉片戰爭敗於英國,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後敗於英法聯軍,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則租借新界連大嶼山予英國99年。「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是我們普遍的理解,但中共政府不承認香港是殖民地。在中國反對下,1972年聯合國把香港及澳門從反殖宣言中適用的殖民地地區名單刪除。所以按中國官方概念,香港不是「殖民地」。
■一國兩制 港僅「部分去殖」?
中文大學學者蔡子強表示,去殖民化一般可指政制、法律、教育、公務員系統本地化,更改地名等方面問題。嶺南大學學者羅永生指出,過往一些地區脫離殖民統治後,會更改國家語言、體制,例如曾是法國殖民地的越南,沒有延續法國的司法制度。
中英雙方就本港回歸問題,談的是「平穩過渡」,《基本法》規定「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以及香港不跟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等。所以香港回歸後基本上沿用英殖時期的管治模式(行政主導立法)、司法制度(司法獨立、普通法制度)和經濟體制(自由市場經濟、積極不干預政策)。回歸後不同的是香港的區旗、區徽,政府部門會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紀律部隊徽章中的英國王室徽號被區徽或其他圖案取代等。
今日的香港,百年英治遺留下來、帶殖民地色彩的東西舉目皆見﹕不少街道、學校、醫院、公園及海港都以英國王室成員或殖民政府高官的名字命名,如維多利亞港;不少英殖時期的建築被評為古蹟,得妥善保育,如終審法院大樓。凡此種種皆是香港歷史、香港人生活及集體回憶的一部分,也建構我們的身分認同。
學者:體制去殖 人心未歸
香港理工大學學者鍾劍華表示,香港回歸,體制上已改用《基本法》代替回歸前的法律,之後亦有加強母語等一系列措施(如母語教學、普教中)。今出現「人心」問題,例如有人想保持香港特色,不想急速「中國化」,他認為中央應反思箇中原因。
前財政司長梁錦松認為要做到「人心回歸」,中央應該尊重香港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觀。
■全面去殖=去香港核心價值?
一國兩制下,香港保留英殖時期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司法制度和生活方式,港英時代的公務員隊伍也繼續為特區服務,同樣「平穩過渡」的還有法治、廉潔、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示威遊行自由等港人重視的「核心價值」。這些長期發展積累的經驗及制度,被視為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及優勢。有意見認為,去除這些因素,等同去除香港的價值。
˙律政司長袁國強
回歸後有些制度仍沿用,如普通法制度和司法制度。不是每樣東西也要改,有優勢的、可令香港繼續向前行的需要保留,與《基本法》有矛盾的則需要處理。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
殖民地制度長時間影響香港,當中部分屬正面影響,好的東西我們不需要去除,亦不能以法律去除。香港須秉承「一國兩制」好處,一方面維持過去良好傳統,例如法治,另一方面加強了解國家。
˙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
政治方面,英國人在權力結構中已無影響;經濟上,香港市場開放,政策無向英資傾斜。九七主權移交後香港自由不增反減,經濟上更依賴中國,反而很多香港人擔心被中央政府「再殖民」。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
不能盲目說殖民「絕對好或絕對唔好」,也毋須美化殖民時代。英殖統治時,香港曾是黃賭毒及貪腐盛行之地,早年種族待遇不平等、學歷認可不公道、英人英語高踞優勢等,都讓讀書人及有識之士難堪。但英殖也讓香港遠離內地政治鬥爭,港人可拼搏、建設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