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研究公民教育的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行政系副教授梁恩榮,曾參與編寫1996年《學校公民教育指引》,他比較了回歸前後4份公民教育指引,指1985年起公民教育開始政治化,1996年指引則進一步強調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鼓勵學生批判思考及參與公共事務。但他認為回歸後的公民教育開始變得非政治化,如2001年文件僅在附錄中提及民主自由等,而2011年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則強調中國成就,避談中國的人權和法治。 教聯副主席:感覺不到 同樣參與編寫1996年指引的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則說,感覺不到非政治化的趨勢,他說1996年指引相當完整豐富,2001指引則是為配合課程發展路向,定位不同,篇幅也較短,不宜直接比較。至於2011年指引,他沒仔細了解,不作評論。他認為若從選舉和遊行示威等情G來看,回歸後港人政治參與愈來愈多,學生參與程度也大為增強,反映港人不缺政治教育,他亦不認同公民教育要刻意「政治化」,因政治參與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個人品德等課題。 學者比較回歸前後公教指引 梁恩榮指出,殖民時期公民教育通常止步於介紹政府職能,但1985年因應已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社會面臨政制變化,加上要準備回歸,當年的教育署認為要加強學生國民認同,遂在新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指「公民教育實質上是政治教育」,內容包括代議政制、民主選舉等,令公民教育開始政治化,同時提出要「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自豪感」。但梁認為該政治的篇幅有限,且當時《教育條例》禁止師生討論政治,故推行成效成疑。 臨回歸投票年齡降 增政治內容 後來發生八九民運,很多教師參與遊行或罷課,港督彭定康加快香港民主進程,將投票年齡由21歲下調至18歲,一些高中生可投票。梁恩榮指此環境下迫切需要教學生認識政治,故1996年指引提出法治、人權等內容,鼓勵學生參與香港社會事務和政治時事,亦要求學生了解中國的政治體制及法治、人權的發展狀G。 至於回歸後的公民教育,梁恩榮認為是不斷非政治化的過程,2001年教育局發布《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其中「德育及公民教育」部分偏重德育,強調堅毅等傳統價值觀,民主自由和法治人權則被放在附錄,他直指是公民教育「開倒車」。到2011年《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稿,講述現代中國的科技、經濟成就,梁形容為「一味唱好,不提黑暗面,只說領導人面對挑戰」,至社會反彈大,政府作出修訂,梁指新版本有進步,但仍偏向美化中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