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昔日明報]

 
副刊
 跑樓梯練肌肉
不適宜無運動根基人士

Lead:香港人日忙夜忙,可以抽點時間出來做運動已經百般難得,要利用有限的空間來鍛鍊肌肉及心肺功能,說易不易,大家可有想過好好利用你公司或家中大廈的那條樓梯?其實,樓梯訓練(staircases training)在外國早已盛行,我們實際應用起來又有什麼學問?撰文:梁雁齊

Main:事實上,樓梯訓練於業界甚為普遍,站在體適能角度,可分為心肺耐力訓練或肌肉鍛鍊。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表示,樓梯訓練基本上是一種全身性的練習(full body exercises),無論是上臂、胸部、背部、臀部、大腿以至小腿等都可透過不同的動作,達至鍛鍊效果。現時,有不少企業均有舉辦跑樓梯的比賽,然而,黃永森指,樓梯訓練牽涉的肌肉活動較平路訓練為多,運動強度亦較大,如平日不常做運動者,在樓梯上進行心肺功能練習較為吃力,而跑樓梯更屬於高階訓練,並不適合沒有運動根基的人士。

為方便初學者學習,是次訓練會以鍛鍊局部肌肉羣組為主,同時配合小量簡單的心肺功能訓練,適合於大廈樓梯練習。一般來說,室內或大廈的樓梯均不太適合進行高強度的心肺功能訓練,若要進行此類訓練,最好選擇戶外環境或公園的樓梯設施,因空氣流通量會比較理想。事實上,不同樓宇或大廈的樓梯模式亦有偏差,較適合運動的客觀環境條件,包括樓梯間有一定的闊度、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有扶手。此外,運動時最好有伙伴,或者告訴家人運動地點,如此就更為安全。不過,對於體弱長者、長期病患、患有膝骨關節炎或關節痛的人士,樓梯訓練未必是其首選。

運動解說

大腿訓練:腰背挺直、雙手叉腰,先將一隻腳踏上梯級,呈九十度屈曲,另一隻腳曲膝放在後面,並提起腳跟,前後腳成弓字步,然後身軀慢慢向下沉,呼氣上,吸氣落,過程中腳步應保持平穩。此動作重複八次,然後做另一隻腳。此練習有助鍛鍊大腿肌肉力量,練習時注意前腳曲膝程度不可超過腳尖。

Caption:跳級、上落樓梯等動作對下肢關節負荷較大,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提醒,肥胖或超重人士適宜先減重才進行訓練。

Caption:雙腳跳屬於強度較低的心肺功能訓練,當事人可因應體力,選擇跳一級或兩級,提醒練習時靠向扶手較安全。

-----------------------

初學游泳

應選高密度塑料浮具

撰文:全道安

受訪者:卓藝泳會資深教練/香港業餘游泳總會一級游泳教練/十年游泳教練經驗,主力教授初學者。 高敬希

幼童背板

為幼童專用的浮具,一般由四層小浮板和腰帶組成,小朋友只需像揹書包般把背板穿扣穩妥,便可下水。由於設計方便,穿戴後手腳四肢仍可自由活動,避免幼童習泳時只顧抓扶浮具而忽略手腳動作的協調。當泳技日漸提升,用家也可逐漸減少使用背板的次數。

軟硬材質因人而異

選擇浮具時,除了款式是否合用外,最重要的就是其材質,再者,再先進的浮具,如用不得其法只會反成障礙。質素較好的浮具,多數以密度較高的塑料製成,會較為硬身同時浮力更佳,適合初學者使用,有助增加習泳者的信心。但高敬希表示,部分擁有一定泳齡的人士,反而會選擇一些浮力較弱的浮具,方便操控。現時浮具有多種不同的設計,由傳統手持式浮板、浮條以至幼童背板等,用以適應不同年齡和泳姿人士的需要。其實人體自身已有充足的浮力,不諳泳術者大多只因緊張導致失去平衡和浮力,只要在習泳時全身放鬆,身體保持直線,即可自在地浮於水上。

浮板

浮具之中,最常見的是浮板,可因應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尺寸,一般與用家前臂的長度相約最為理想,以免體積過大妨礙習泳動作。雖然市面上有多種不同的價格,但教練指由於浮板設計簡單,一般只要具有充足的浮力即可使用。

浮條

為長條狀的浮具,多用於兒童習泳者身上,由於具有可彎曲的特性,因此除可讓小童抱着玩水外,亦可扭作圓圈等,作為一些水上遊戲的道具。使用上靈活性較強,同時其多變的形狀亦可吸引小朋友習泳的興趣,是教授兒童習泳時不可缺少的好幫手。

穿臂式浮具

由於浮具多有特定的用途,因此使用前應先諮詢游泳教練的意見,才可善用浮具。例如穿臂式浮具,俗稱水泡,必須穿至上臂位置,如果錯誤地穿在手腕,不但難以發揮功用,更會妨礙游泳時的手部動作。舊式水泡多數穿戴後才吹氣,現時有不少新款式可先吹脹水泡後才穿戴,更為方便。

TIPS

. 清潔:每次用完後只需以清水沖淨,避免泳池中的氯氣殘留,即可使用至少數年以上。

. 更換:如發現浮具的浮力日漸減弱,表示浮具可能有破損,應詳細檢查一下,或有需要更換新的浮具。

--------------------------

為治療癌症

全球花費逾千億美元

撰文:張意宇

醫療科技的進步,有助對抗各種疾病的侵襲,例如癌病患者的整體壽命便有所延長,但相關的醫療開支也相對上升。根據美國研究機構IMS的報告,全球在2014年用於癌症治療的費用超過一千億美元,較五年前增加了三分之一。

IMS的報告指出,治療癌症的費用增加有多個原因,首先是癌症個案有增無減,而且有更多癌症能夠在較早階段發現,新藥的療效亦較傳統藥物為佳。事實上,在過往十年,癌病患者每月治療開支急升39%,而治療反應則提升至42%,同時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也延長了45%。

報告又發現,受惠於藥物等治療帶來的療效,大部分癌症的預後情況均有改善,以美國為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約只有一半病人可以存活超過五年,今時今日則有三分二的病人可以享有較長的壽命。專家更預期,正在發展中的免疫療法及綜合治療,將可進一步延長癌症病患者的壽命,而以生物標記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案,更將對治療癌症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不過,縱然新抗癌藥物有更理想的療效,但並非人人都能受惠。報告指出,在過去五年推出的新抗癌藥物之中,少於一半可在日本、南韓及西班牙等國家供應,而即使是富裕國家,新藥在得到政府資助前,也只有少數人能夠負擔。

-----------------------------

中暑降溫補水

有助舒緩情況

撰文︰張意宇

受訪者:護理專家/香港聖約翰救傷會總監 鍾展鴻

Lead:踏入夏天,高溫的暑熱天,加上濕度高企,密集的高樓大廈令風速下降,身處炎熱、潮濕、悶焗的環境,身體可能因為散熱功能不足、排汗大量流失水分,或電解質失衡而出現熱抽筋、熱衰竭,甚至熱中暑等熱傷害,嚴重時足以致命。

Main:身體在炎熱環境下,無法有效散熱、缺水或大量排汗令電解質失衡,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熱傷害,例如輕微的熱痱、手腳腫脹,到較嚴重的熱痙攣(又稱熱抽筋)和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及最嚴重的熱中暑(Heat stroke)。熱痙攣和熱衰竭主要是因為身體大量排汗及流失電解質,導致身體脫水而影響血液供應,令患者產生暈眩和無力等症狀,患者的體溫大多數是正常的。至於熱中暑則最為危險,原因是大腦調節體溫的機制已經受到高熱的破壞,故患者體溫可上升至超過攝氏四十度,如不及時急救,高熱可以破壞全身器官,導致肌肉分散、肺水腫、急性腎衰竭等等可致命的併發症。

事實上,在熱傷害出現前,身體會先感到疲倦、四肢乏力、頭暈、頭痛、惡心、心悸或氣促等先兆,只要立即到陰涼地方休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就可避免情況惡化。一般來說,散熱能力差的人較容易出現熱傷害,例如幼童、長者、長期病患者及服用某些藥物的人士,但有時身體壯健的運動員及紀律部隊人員,也會因為在較熱的天氣下長時間做劇烈運動或操練而出事。

處理要點

吹風

把患者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鬆衣領。若有水則可潑濕患者的身體和衣物,然後吹吹小風扇或冷氣,有助即時降溫及紓緩不適。

冷敷

如果有冰塊、冰墊或者冷凍飲品,可暫時放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大動脈附近,亦有助降低患者體溫。

補水

炎熱天氣時,盡量避免在太陽下活動或運動,並應穿着鬆身透氣的衣物,多飲水補充水分,有需要時可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當身體出現疲勞或不適時,便要停止活動,立即休息。

送院

如果患者仍然清醒,可以讓他飲水補充水分,但若其神志不清或暈倒,就不要強行餵其喝水。中暑可致命,如情況嚴重應立即致電求救,以便盡早把患者送院治理,拖延時間愈長,身體機能受到的影響亦愈大。

Caption:夏天外出若需長時間逗留戶外,應帶備傘子遮擋熾熱的陽光,以減少中暑機會。

 
 
今日相關新聞
跑樓梯練肌肉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