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行業在香港的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世界各地早已滿佈不同大小智庫的足[,當中更有不少組織是基於戰略需要而出現,為外交部門出謀獻計。以美國為例,當地著名的老牌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創立於1910年,目的便是建立長久和平,更在一戰爆發前提倡組織「國際聯盟」,成為戰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十四點和平原則」一項主要建議。 有不少評論認為,儘管美國政治架構強調「權力平衡」,涉及外交事務的權力卻往往由總統及行政機關牢牢掌握,許多時候都不受問責束縛。因此,能夠「直達天聽」的智庫建議對政策制訂便十分重要。本論文作者以此為軸,探討近幾十年這些智庫與白宮在外交政策上的曖昧關係,例如有不少政府官員都是前智庫員工,能夠在意識形態上影響施政。同一時間,作者解析智庫工作在近30年間漸漸從單純的政策建議,變成參與政治宣傳工作,藉此配合美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轉變,爭取更多生意。前總統小布殊任內大幅招攬新保守智庫「美國新世紀計劃」人員,總算「不負所託」,讓一眾主張單邊主義外交的鷹派人物大展所長。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馮嘉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