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54名立法會議員昨日往深圳與京官會晤,中央在政改上寸步不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表明,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沒有時效,效力不限於一次選舉,「不存在還未實施加以改變的可能性」。他提醒泛民,政改方案是測試立法會議員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他質疑,議員反對8.31這個經全國最高權力機關「十分審慎」而作出的決定,「到底對一國放在哪裏?」
明報記者
京官獨晤14泛民兩小時
泛民則質疑中央的態度,是要求市民對政改方案「袋一世」。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會後表示,中央表明不會就8.31決定作出任何改變或修改,他們別無選擇,會堅定否決政改方案,沒有懸念。
李飛、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與50多名立法會議員交流。3名京官先與所有議員交流兩小時,再單獨與14名泛民主派議員會晤兩小時。這可能是立法會在表決政改前,泛民與中央最後一次會晤,但未有為政改困局帶來轉機。
稱議員取態是試金石 「『一國』放在哪裏?」
李飛在閉門會上指出,8.31決定嚴格遵循了基本法規定,而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有解釋權,雖然8.31決定不是解釋,但蘊含着人大常委對基本法的「權威理解」,具不容挑戰的法律效力。李飛指立法會議員對政改方案的取態,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試金石」,「是轉向合作共贏正道還是繼續走對抗俱損歪路的分水嶺」(詳刊A4)。
李飛在見記者時更指出,8.31決定沒時效,「它沒有限定只是2017年,而是從2017年開始,包括以後各任行政長官實行普選,都要按照8.31的決定,它的效力不限於一次選舉,它是長期有效」。人大常委會去年8月31日作出有關普選的決定,包括限制提委會要按照選委會組成、提委會提名門檻須過半數,以及候選人限制在2至3名。
葉建源﹕中央鐵板一塊 沒釋出善意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交流會中有建制派請京官說明,政改不會是「袋一世」,京官卻反而重申8.31決定是「袋一世」,令他感到失望,指中央態度比想像中更強硬,不但沒有保證政改今後可優化,反而說出泛民要面對「票債票償」的恫嚇式言論。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出,中央對政改態度鐵板一塊,無論大變、小變都不肯, 對會面感失望,指中央昨日沒有釋出善意,反問中央究竟是想加深社會上的對抗,還是想增加溝通對話收窄分歧。
民主黨黃碧雲說,雖然有意見認為提委會組成方式可在本地立法改善,提升民主化,但按李飛的說法,提名時的高門檻出閘似乎都會一直使用下去,除非中央換屆、放棄極左路線。她認為除非提委會民主化的程度足以抗衡高門檻出閘,否則中央眼中的死硬民主派都難以出閘。
建制派﹕中央依過去一貫立場
不過,建制派就認為,中央態度未有特別改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中央官員今次的發言都是依過去一貫立場,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早於2013年在深圳時,已說明中央的政改底線。對於李飛表明8.31框架會一直沿用,而建制派過去曾表示選舉模式可以改善,劉兆佳認為兩種說法沒有矛盾。他說,今次政改被否決,下次重啟的話都要由8.31框架開始起步。至於是否不可改變,他說,只有實行普選,汲取經驗後,才有改變的可能,亦要視乎是否有合適的政治氣氛。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