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姐妹們,保密無小事,軍嫂也有責,當心『第三隻眼』盯上您……」3月上旬以來,第20集團軍某旅官兵家屬打開手機微信,都會收到這樣的提示信息。編發這些信息的,是該旅新上崗的手機網絡保密監督員。
近期,該旅野外駐訓、國際維和、軍事演習等各項工作相繼展開。部隊什麼時候走、去哪裏、去多久……官兵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家屬們的心,也成了大家在微信群裏熱聊的話題,不少軍嫂發微信交流:「聽說下周一就要去××演習了,往年這時都會出現倒春寒,還是讓他帶上毛衣毛褲好。」「再有半月維和部隊該啟程了,姐妹們給老公準備哪些東西,曬出來分享借鑑一下。」
聽說這些微信留言,該旅領導馬上警覺起來:家屬們聊的雖然都是生活瑣事,但部分內容有失泄密隱患。翻看微信群,裏面活躍的微信用戶有50多人,大部分是軍人家屬,也有少數現役官兵,還有個別營區附近的居民商販。調查發現,他們大多是通過綁定手機號、QQ號聯繫在一起的,也有通過微信自帶的「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進入。
幹部科科長周鵬的家屬韓琳被聘請為網絡安全監督員後,每天上網第一件事便是留言提醒家屬們哪些不該說。有段時間,微信群裏經常有陌生人打聽部隊內部情況。韓琳核實身分發現對方不是軍屬,立即提醒其他人不要上當受騙,並將陌生人踢出微信群,與此同時將有關線索報給旅保衛部門,防止了泄密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