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本地手作品牌「硬膠花癡」主打立體真花飾品,獲女士歡心。市集當天,攤檔前常擠滿人潮(圖)。品牌創辦人之一Jen認為顧客買到心頭好時的滿足、開心神情,已足夠手作人樂上半天,「是打工時絕對沒有的滿足感」。(葉家豪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尊子漫畫
CY閉門活動禁錄影
忠義民團與黃洋達 打擂台簽「意向書」
葉劉率新民黨海南島考察
立體 「萬馬奔騰」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年輕人愛本土 趕手作市集
捧場客增 規模愈做愈大

【明報專訊】近半年大量手作市集湧現,當中「元老級」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看中年輕一代喜愛本土特色物品,5年前首次舉辦市集,但當時只得約20個攤檔;而前、昨兩日舉辦第21次市集,規模已激增五倍至130多檔,每次市集均錄得逾2萬人次參加。提供手作品寄賣的小店Design Port一年間招攬40多個本土及台灣品牌,創辦人之一Cammi認為,「香港製造」擊中年輕人喜好,即使手作品價錢稍高,亦有擁躉支持。

明報記者 周婷

記者前日(21日)到JCCAC手作市集觀察,現場不少攤檔擠得水泄不通,大部分「趕市集」者是年輕人,也有一家大小來趁熱鬧。根據JCCAC提供資料,2010年首次舉辦手作市集,之後維持每季舉行一次,其間不論規模或參加人數都持續增加,最新一次市集(本月21、22日)提供130個攤檔,破紀錄地收到700多份申請,即每5份申請才有1份成功。

JCCAC認為手作文化的興起,是因為香港年輕一代喜歡通過文化、創意方式表達自己,並以此確立身分認同感、發展具個人及本土特色的價值觀;年輕人亦喜歡較感性、人性化及不功利的消費模式。

對此,坐落JCCAC的手作零售店Design Port創辦人之一Cammi認為,購買手作的顧客多數喜歡其獨特、不易撞款,亦有情感及個人因素。

買賣不止講錢 與客分享理念

她解釋,不少手作品牌有獨特理念,例如有人欲封存美好回憶、有人主張快樂主義,「(手作)跟連鎖店最不同之處,是顧客跟手作人可以直接溝通,甚至見面,買賣過程不會只講錢,而是分享類似的喜好及理念」。例如前日到JCCAC「趕市集」的手作愛好者、心理學系大學生小明,曾在市集中聽到手作人如何多番嘗試、圖做出最美效果,有感手作人誠意而購入羽毛耳環。

放棄正職 全力做手作

談到討厭功利主義,近年有不少人毅然放棄工作、全情投入手作,但未必因為手作「大有作為」。Cammi指該店現寄賣的40多個品牌之中,大約一半為原本有正職、現為全職手作人,有人因此收入大減一半。Cammi自己亦於去年10月放棄全職,現專心做店員,但她直言生意起伏頗大,去年「佔領運動」的3個月間,生意較預期少一半,但她反覺開心,「社會發生一件大事,難道會希望香港人風花雪月、只顧扮靚消費?」

「趁年輕nothing to lose」

Cammi又表示從不以「買手」自居,形容自己跟拍檔是經理人,「手作不好賣,我們不是想如何趕走他,而是想如何幫他做好宣傳、包裝,讓心血得到賞識回報」。她笑言手作不是可賺大錢生意,但仍想堅持經營小店、讓品牌有零售基地,「趁蚆晹~輕,算是有種『nothing to lose』心態吧。」

 
 
今日相關新聞
年輕人愛本土 趕手作市集
抄襲湧現 手作人擬申專利
青年撐手作 學者:抗商場文化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