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中國每年新增「缺陷嬰兒」90萬,這個沉重的數字意味茪偵礡H沉重的家庭、社會負擔!(網上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張震秘書驚「關係曝光」
代表籲產假延至1年
「要給吸毒藝人一口飯吃」
孔子嫡孫與孔子學院撇關係
最高檢將成立新反貪總局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年增90萬缺陷嬰 代表﹕阻出生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等人大代表呼籲,要重新審視「缺陷嬰兒」出生問題。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缺陷嬰兒」90萬,每年約有10萬棄嬰,其中99%為病殘兒童。與此形成對應的是,「缺陷嬰兒」所在的家庭面臨蚢O百萬元的撫養、醫療費用。但是,阻斷出生又面臨蚢D德壓力。現代醫療技術與倫理這對矛盾糾結該如何消解?每年新增90萬「缺陷嬰兒」,這個「苦果」誰來咽?

據新華網報道,「缺陷嬰兒」出生率過高,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人口素質勢必形成負面影響。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通過加大財政支持,普及技術診斷,阻斷「缺陷嬰兒」出生。

重度缺陷嬰撫養需109萬元

一個「缺陷嬰兒」對家庭和社會意味茪偵礡H「重度『缺陷嬰兒』生命週期平均需要的撫養、醫療費用高達109萬元。」全國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雷冬竹說,「缺陷嬰兒」通常體弱多病,死亡率非常高,即便長大,對社會和家庭也是沉重的負擔。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功能異常如盲、聾和智力障礙等。

「平均花費109萬元!」湖南省衛生廳委託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嚴重出生缺陷患兒中除30%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生活質量外,約30%出生後死亡,約40%將成為終生殘疾。

2012年9月,當時的衛生部公布《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顯示,中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以全國年出生數1,600萬計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其中出生時臨H明顯可見的出生缺陷約25萬例。

「這意味茖C年全國有幾十萬家庭、近百萬人口捲入到與病殘長期相伴的人生痛苦中。」雷冬竹代表說。

雷冬竹所在的湖南省郴州市是常見的「出生缺陷」地中海貧血症高發地區,在醫院組織的地貧患兒家長知識活動,她目睹和傾聽了許多家庭因生下地貧嬰兒陷入經濟困境、一蹶不振的真實案例。

在雷冬竹等一些醫療界的人大代表看來,這些因「缺陷嬰兒」帶來的沉重社會負擔,實際上是可以通過提前預防來避免,或者至少能夠大幅降低。

診斷費1400元 很多人「聽天由命」

以常見的出生缺陷先天愚型為例,在雷冬竹所在的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要通過對孕婦實行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進行防治,孕婦首先要做的是費用為140元的產前篩查,這項檢查已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對於篩查出的10%高風險病例,則還需進一步做產前診斷,此項目的費用為1,400元,沒有納入醫保,需要患者自掏腰包。

通過診斷,就能判斷出這個胎兒是不是該生。以地中海貧血缺陷為例,「產前診斷獲知胎兒的地貧基因信息,再與雙親地貧基因突變類型對照,從而可以診斷出胎兒是健康人、攜帶者或是地貧患者。如果是重型地貧患者,就可以選擇終止妊娠,阻斷其出生。」

然而,就因為這1,400元的費用,很多人選擇「聽天由命」。雷冬竹告訴記者,這一方面與部分群眾認識不足,觀念陳舊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政府相關投入的不足有關;另一方面,產前篩查中大部分高危孕婦來自農村,1,400元在當地相當於農村近3個月的「伙食費」,她們捨不得自費做產前診斷,從而錯失早期干預機會。

事實上,雷冬竹針對先天愚型患兒所做調研也驗證了上述觀點。2010至2014年間,郴州市先後出生509例染色體異常孩子,其中先天愚型194例,經隨訪因產篩異常卻拒絕診斷的孕婦有5名最後生育了先天愚型嬰兒。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表示,目前中國每年約有10萬棄嬰,其中99%為病殘兒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通過財政支持普及缺陷技術診斷,阻斷「缺陷嬰兒」出生。

雷冬竹代表在她連提3年的建議中寫道:通過產前診斷,可以診斷出胎兒是健康人、攜帶者或是缺陷患者,如果是重型缺陷胎兒,就可以選擇終止妊娠,阻斷其出生。

接受記者採訪的人群,對此形成兩派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重度缺陷嬰兒對於社會和家庭不會產生任何貢獻,純粹只是一個「消費者」,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是沉重的負擔,應該通過技術手段,降低缺陷嬰兒出生的可能性。

出生選擇權在母親手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無論缺陷與否,都是一條生命,應該給予生命足夠的尊嚴和尊重,即便「他」是一個有瑕疵的生命,「他」也有權利來到這個世界,看看這個世界。

一位女全國政協委員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作為一個母親,出於本能,因為嬰兒可能有缺陷而不讓孩子出生,這個現實不能接受。在她看來,缺陷嬰兒出生以後,只要社會做好了基本保障,孩子依然有機會順利生存發展。「手腳殘疾的孩子,可使用假肢,通過技能培訓,自食其力,比如開網店等;智力殘疾的孩子,需要關懷、照顧,社會應該負起責任,做好對這些孩子的保障。」這位委員說。

雷冬竹告訴記者,站在醫生角度,她更多會看到缺陷嬰兒孕婦家庭的實際困難,她希望因生下缺陷嬰兒致貧的家庭愈少愈好;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她會更多從百姓、社會、國家的利益出發,國家經濟發展,人口素質提高,客觀上需要降低「缺陷嬰兒」出生率。

她建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比如將診斷技術納入醫保範圍,讓孕婦不會因為錢的問題而失去選擇的機會。「我們要做的,是用能我們掌握的所有技術和知識,盡可能客觀、準確、全面地告訴孕婦,她的孩子是什麼情況,但選擇權,永遠是在母親的手堙C」雷冬竹說。

 
 
今日相關新聞
年增90萬缺陷嬰 代表﹕阻出生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