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圖片由Virginea提供)
放大
 
(受訪者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眾讀樂﹕「扮勁」時看什麼書?
古典奠基﹕動物寓言(下)
活動速遞﹕日本吉祥物展覽
閱讀校園﹕閱讀意義在深思
社評練習題﹕希臘困局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文化人語﹕寫作多代入 練多角度思考
青永屍@墳場新聞

【明報專訊】網絡世界無奇不有,以「訪問」「陰間人物」而大受歡迎的臉書專頁《墳場新聞》,總編輯青永屍(人稱「墳總」)掌握「獨家陰間第一手消息」,其幽默與文筆深受網民歡迎,但也有人批評他離經叛道,甚至質疑不是史實,墳總只回應說「有人報夢告訴我的」。正職是中學中文科教師,墳總說管理《墳場新聞》與教學生寫作一樣,立場等於利益,就是創作之道。

代入不同立場 了解背後利益

《墳場新聞》不少文章都引經據典,「訪問」對象包羅萬有,中外歷史人物都是「受訪者」,墳總的文學與歷史知識豐富,寫誰就像誰,像被「上身」一樣。墳總笑言,寫作時喜歡玩角色扮演,也有傳授此「絕招」給學生,目的就是想學生寫作時多轉角度。「平時寫詩與寫文都要代入,代入一個情景,寫的、想的會是另一個世界。文學本質就是代入與重現,一定要有想像力。」他會叫學生從最親的人出發,先嘗試代入父母的角色寫文章,「從不同人物的角度就會找到其立場,知道代表什麼利益,《墳場新聞》facebook寫『立場等於利益』就是這個意思」。

墳總的身分非常保密,絕少做面對面訪問,是次面訪也是記者多番央求下才達成。墳總不願透露任教於哪所學校,但說到學生的語文問題就滔滔不絕﹕「學生不懂表達自己,沒方法、沒字彙、沒佈局,只有很短促的感情。本地的語文教學一直沒好好培養閱讀興趣,(學生)小時候就教他們擴充句子,但詞彙都未有,怎會識擴充?」不少語文教師都鼓勵學生多看書,本身也是愛書之人的墳總卻唱反調﹕「現時的學生不看書喇,也沒有什麼兒童文學偉大作品給孩子看,倒不如多寫文章。」

世代觀念變 多讀不如多寫

學生肯寫,教師也要付出時間批改,墳總會多走一步,就作文題目寫兩個不同程度的版本供學生參考,「當然要花很多時間,但要給學生拐杖,他們才學懂行,有繩他們才敢爬上去」。對於詞彙貧乏的初中生,他認為不妨先由寫段落開始,給他們小步的成功感,「先用250字講事情,有成功感自然會喜歡讀書,學生未識行就要跑,一寫就要450字,只會更挫敗」。

墳總說有學生問他有否看《墳場新聞》,「我叫他們不要看,太多粗口」。有人說現時的青年被網上文化荼毒,變成「文盲」,導致語文水平下降,作為傳統日校教師與網上媒體經營者,墳總認為最大原因是年輕一代價值觀改變,不信學習可改變氣質,以及接收資訊方式的轉變,「現時的人是互動接受信息,不是單向。他們若發現自己寫的文章沒其他人受歡迎、不夠別人多like,就可從(寫文章)實戰中學習。倒不如坦誠接受世界是由網絡文學操控,反正接收的模式已完全不同」。那為什麼《墳場新聞》的文章仍要結集成實體書?「開頭不打算出書的,問過讀者意見,說有存檔較好。」

■Profile

青永屍,人稱「墳總」,中學中文科教師,《墳場新聞》總編輯。其專頁透過「訪問」先人,借古諷今,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有逾6萬人讚好,並將文章結集成《墳場新聞》一書。《墳場新聞》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emeteryNew

文:Virginea

 
 
今日相關新聞
文化人語﹕寫作多代入 練多角度思考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