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私人科研投資不足,大學成為孕育創新科技的基地。一直重視「知識轉移」(學術研究透過專利「轉移」成商業科研產品)的理工大學,去年透過申請專利及扶助創業等知識轉移活動,收入高達5.5億元,不少科研成果受業界青睞應用。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接受專訪時說,香港創業氣氛最大問題是「唔輸得」,一有失敗犯錯「就要人頭落地」,指這種氣氛很難搞創新。
衛炳江說,理大校訓第一句是「開物成務」,意即「使人通曉萬物之理,並根據這種知識去辦事,把事情辦好」。他稱,理大一直十分著重應用研究,希望將研究成果應用在現實生活之中。他透露,理大現時有三成教授參與知識轉移相關工作,而單在2013/14學年,在知識轉移的收入為八大之冠,高達5.5億元,較前一個學年3.88億元多四成。排名第二的中大有3.07億元,被理大大幅拋離。
業界專家任顧問 學系須交知識轉移計劃
要在大學推動知識轉移,需由架構做起。衛炳江說,理大刻意於每個學系中設立「學系顧問委員會」,委員全數由該範疇的業界代表擔任,如電子工程系就由工業家或電子業專家做顧問,目的是讓業界可第一手知道相關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及課程改革,幫助大學及業界就知識轉移作配合及溝通,加快發展。
另外,他指校方早前要求每個學系提交有關知識轉移的報告,講述如何做到知識轉移,包括有什麼目標、計劃及如何應用等,可謂「全民皆兵」,甚至一些應用學科如雙語翻譯系亦要提交。
對於創新及科技局再次觸礁,衛炳江坦言個人「好想可以成立到」,他認為要做創新科技或知識轉移不止要錢,亦不能由下而上,而是要政府要帶領,由上而下,在政策層面領導。
副校長:怕犯錯難創新
他指出,現時香港很難孕育創新文化,「大家好像不輸得,整體心態是寧願不犯錯,如果一失敗,即是有人錯,有人錯就要人頭落地,外界就會批評,這種氣氛很難搞創新」。他續說,做創新或科研的人就是每天面對失敗,然後在失敗的教訓上逐步邁向成功。
衛炳江回憶在美國讀書時,美國已很鼓勵創業,政府可出錢資助教授去做,「賺到的就歸你,蝕的也不用你還」,還可以停薪留職,認為香港亦可考慮這樣做,提供誘因鼓勵科研及知識轉移。不過他指曾與官員溝通,但對方認為這種模式不可行,因為最後成功了,也是走回內地設廠,對香港沒得益。衛認為不能這樣想,相反應思考如何吸引他們留港發展。他亦說,教資會的研究資助大部分著重基礎研究,期望將來能按不同大學的角色及發展方向審核大學的科研成果,如應用研究等方面。
【科技創業生力軍系列之三】
明報記者 鄭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