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IES指引
慈幼英文學校副校長兼通識科教師謝萃輝表示,「宗教」是「難做」的課題,過往很少同學選為IES探究題目,但非不可能,當中也有有趣的探究點。例如香港作為華人社會,有不少佛教徒和道教徒,和天主教和基督教入教領洗不同,佛、道教信徒多沒有正式的入教儀式,但平日不乏宗教「實踐」如遵從拜祭禮俗、行道教殯儀等,他們能否稱之為「教徒」是可爭議的。另外,同學也可嘗試從以下單元切入探討﹕
1.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香港青少年信奉宗教的情G是否普遍?一般而言,宗教價值觀都是正面、積極的→可探討「宗教如何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建立」。
2. 今日香港
近年社會對「性傾向歧視條例/同性婚姻」的討論熱烈,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普遍持反對意見,認為同性戀有違「一男一女」結合的核心教義/精神。此外,近年不少具宗教背景人士身體力行參與社會運動,因其信仰/教義強調維護公義、幫助弱勢等,由此又可探究「宗教觀念如何影響青少年對時事的看法」。
3. 全球化(二手資料分析為主)
?宗教是「促進」抑或「阻礙」科學發展?歷史上各大宗教建立的文明均曾促成物質上的進步;宗教若沒有科學的輔助會否淪為迷信?科學若沒有宗教的輔助會否淪為純物質主義?此外,同學可分析不同宗教教義對「科學」的看法;
?全球衝突﹕分析個案事例,探究政治和宗教的互動如何引起衝突,可延伸探討如何改善/紓緩衝突;
?分析現G並指出發展趨勢,例如將過去各大宗教信徒的比率,比較今日的比率,得出哪個宗教/組織冒起得快及可能由哪些因素導致(如ISIS的急速冒起和其善用互聯網有關)
■題目建議
1. 港人的宗教信仰現G
?可以問卷調查/訪問形式進行,問及「有/沒有宗教信仰」、「信哪個宗教」、「為什麼」等
?若樣本數目大,可細分不同年齡層和性別,看其中是否有「特定模式」(pattern),如長者較多信某宗教、女性較男性容易接受宗教、男性對宗教持較理性的態度等
?影響宗教信仰的因素﹕家庭、朋輩、學校;個人經歷(要深入訪談)
2. 香港宗教的傳播方法/途徑
?不同宗教的傳播方法各異,如貼街招、「賣廣告」,團契、露營等團體活動,影視節目如電影、音樂、訪談節目(talk show),並透過不同大眾傳播媒介如電台、電視、網絡和社交媒體等傳播教義
?可以問卷調查/訪問形式進行,分析青少年較接受哪一套、原因為何,從而得出為何某宗教更容易吸引年輕人
■提提你
?同學不需要深入理解某宗教教義
?香港年報、香港便覽和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普查,都可找到本港宗教信仰人口概G資料
?問題設計須客觀,避免一些觸動情緒(如不尊重某信仰)及引導性/偏頗的問題(如「你覺得某宗教會導致……嗎?」)